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国际恐怖主义形势的变化,尤其是“伊斯兰国”遭受重创后的演变及发展,东南亚地区恐怖主义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态势,东南亚首现城市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地区恐怖势力的跨国整合联动及域内外恐怖势力的合流、共振与滋生新的恐怖活动,地区部分国家的国内冲突加剧给予国际恐怖势力更多介入空间,回流恐怖分子引发系列问题以及网络恐怖主义威胁的上升等。东南亚恐怖主义新态势给东南亚地区的安全稳定带来威胁,也给中国尤其是西南边境省份的安全、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中国需关注东南亚地区的恐怖主义新态势,进一步增强与东南亚国家的政治互信,凝聚反恐合作共识,加快构建与东南亚国家的反恐合作专门机制,增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国际反恐合作中的作用,提升边境省份参与东南亚地区反恐合作的能力,加强对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人员及投资等海外利益的保护,有效遏制东南亚恐怖主义发展及阻断国际恐怖势力经东南亚向中国渗透。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美苏对抗的终结、新南非的诞生、联合国维和与非洲自主维和行动的加强,给非洲安全增添了建设性因素。而非洲仍然是当今世界上局部动乱和武装冲突的高发地区。地方民族主义往往酿成一国之内的族群冲突,对中央权威形成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多党民主化运动加剧了地方民族主义,侵蚀着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国际恐怖主义肆虐、艾滋病蔓延和非法武器交易泛滥等非传统安全因素所起的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初论中亚的反恐怖主义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亚地区恐怖主义曾一度十分猖獗,为此,中亚国家采取了加大司法打击力度、增强军事能力等反恐措施,与此同时,积极与相关国家开展合作,在反恐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效。2001年“9·11”事件以来,中亚的反恐形势更加有利。然而,中亚国家内部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如对恐怖主义认识模糊、经济政治形势不容盲目乐观、民族矛盾和领土纠纷隐患严重等,同时,外部形势仍然严峻,如直接诱发和激化恐怖主义的因素存在、反恐合作中的不利因素也日渐突出以及恐怖主义问题有可能被外部势力利用等,因此,中亚的反恐怖主义斗争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在“伊斯兰国”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作为伊斯兰世界重要的外围区域之一,东南亚地区恐怖主义的发展模式与路径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关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历史、宗教等矛盾的交织,尤其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矛盾,菲律宾南部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摩洛人分离运动。此后,菲律宾南部分离型恐怖主义逐渐向极端型恐怖主义“转型”,并在地区恐怖主义中扮演重要角色。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反恐战争的展开,东南亚地区恐怖主义一度沉寂。2014年“伊斯兰国”的崛起,给东南亚地区恐怖主义的复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伊斯兰国”的直接影响下,以阿布沙耶夫组织等为代表的菲南恐怖主义再度“升级”。在“伊斯兰国”与地区恐怖分子的参与、回流下,出现了马拉维武装对峙事件,同时也标志着菲南恐怖主义的国际化“升级”。未来,菲南地区的恐怖主义区域化与国际化互动可能进一步加强,马拉维武装对峙模式亦可能在其他地区被复制或模仿。要彻底解决菲南问题,不仅需要妥善处理国内的分离主义问题,还需有地区、国际层面的反恐支持。  相似文献   

5.
边境安全已经成为影响东南亚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是我们观察和理解东南亚地区恐怖主义的一个重要视角。东南亚国家的边境安全漏洞与恐怖主义活跃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因果逻辑:国际与地区恐怖势力利用各国边境安全短板进行频繁的跨国活动,恶化了地区反恐生态。基于此,提高东南亚各国的边境安全水平成为抑制地区恐怖主义活力的关键举措。当前东南亚各国倾力打造综合性边境管控系统,强化人境审查程序并严打护照造假,构建完善的地区边境治理机制,重创了恐怖分子的跨国活动能力。但东南亚国家普遍存在的反恐资源匮乏、有效法律机制缺位等因素影响了打击跨国恐怖主义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以来,对中国西部周边安全构成威胁的恐怖主义主要来自中亚地区和南亚地区。伴随相关国家反恐力度的加大及国际反恐合作的强化,中亚地区的恐怖主义得有效遏制,南亚地区则变成了恐怖主义的“重灾区”。一、南亚地区的恐怖主义态势与特点  相似文献   

7.
浅析中国反恐的国家利益与实践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以定 《东南亚纵横》2003,(11):69-72,76
恐怖主义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 ,中国也面临着恐怖主义的威胁 ,尤其是“东突”恐怖势力的威胁 ,“9·11事件”爆发以后 ,中国迅速构建了有中国特色的反恐体系。鉴于很少有关于中国这种反恐实践的论述 ,本文尝试从对中国反恐国家利益的认知出发 ,通过对中国反恐身份和反恐利益的确定 ,来论述中国特色的反恐实践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徐国庆 《西亚非洲》2023,(4):134-155+160
印度将“印太战略”视为其“东向行动”政策的超越。虽然“东向行动”政策是印度介入印太事务的基石,但涉及非洲的“西联”与“南控”政策也很重要。换言之,非洲对印度“印太战略”的意义不仅在于呼应“东向行动”政策、助力其走向亚太并提高大国影响力,还在于实现印度深耕印度洋、拓展对非经贸合作和加强人文联系等方面的利益诉求。基于“印太战略”,莫迪政府将印非关系提升至战略层级,增加对非外交机构与资源投入,在战略议题设置上更加突出海上安全,以加强对非反恐与人道救援合作、践行支持非洲发展承诺、发挥在非海外印度人“桥梁”角色等方式,大力推动区域集体安全与经济一体化,在深化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互联互通、防务后勤保障等领域合作上展示出较大的开放性。印非关系的发展彰显印度在印太地区地缘与领域方面的独特优势,有利于提高印度在美日印澳“四方机制”涉非议题上的发言权,增强印度战略自信。未来,印度仍将视非洲为实现其大国目标的重要依靠力量。不过,受印度自身经济实力、印非间现实性问题及大国博弈加剧等因素的掣肘,印度对非政策将更趋务实与谨慎。  相似文献   

9.
反恐法制化是应对当今恐怖主义常态化挑战的重要举措。中亚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缘特点和人文环境成为极端势力进行恐怖主义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为打击中亚恐怖主义,保障地区的稳定与安全,中亚国家近10年来一直在加紧反恐法制建设:通过法律加强国内宗教管理,明确界定恐怖主义概念和恐怖犯罪行为,明确与反恐相关的法律程序,促进国内反恐法律与国际反恐公约的有机衔接。通过完善反恐法律体系,中亚国家这些年在认定恐怖组织和惩办恐怖行为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中亚国家的做法有不少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0.
自杀性恐怖主义袭击系自杀行为与袭击行为是同一行为的恐怖主义行为,将其与自杀性恐怖主义进行概念区分,对其行为特征与互动机制展开博弈分析,有助于揭示其行为逻辑与过程逻辑,提出更有效的治理政策建议。通过信号传递、俱乐部模型、"烈士"市场等博弈模型,人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借助信号传递、禁忌与献祭、外包、负责声明、筛选与过滤等一系列行为和机制,恐怖组织使自杀性恐怖主义袭击成为一项理性的策略选择和有效的"弱者的武器",并能通过原教旨主义极端化和发动全球"圣战"来对抗国际反恐打击。因此,加强国际反恐情报交流与合作、帮助治理失败国家提升公共物品供应能力、切断"烈士"市场赖以运行的条件和环节等措施便成为可行的治理政策选择。合理借鉴博弈分析的思路、方法和成果,展开本土化的理论研究,有助于提升我国的恐怖主义研究与治理能力,更好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为"一带一路"战略和西进战略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恐怖主义是引起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中亚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缘特点和人文环境已成为恐怖主义犯罪行为猖獗的地区。为治理这些犯罪行为,保障中亚的稳定与安全,中亚国家在国内反恐法律中规定了恐怖主义犯罪及其反恐程序的同时,把反恐国际公约转化为国内法律,从法律上为反恐斗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亚国家的反恐法律有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恐怖主义是引起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中亚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缘特点和人文环境已成为恐怖主义犯罪行为猖獗的地区。为治理这些犯罪行为,保障中亚的稳定与安全,中亚国家在国内反恐法律中规定了恐怖主义犯罪及其反恐程序的同时,把反恐国际公约转化为国内法律,从法律上为反恐斗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亚国家的反恐法律有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9·11”恐怖事件袭击以“四两拨千斤”之势,撬动全球唯一超级大国,进而搅动国际关系与世界格局。美国出于一己私利,试图以两场“反恐战争”来“改造”中东和中亚,但效果乏善可陈。当前,“伊斯兰国”全面肆虐,美国虽未放弃反恐领导权,但行动上畏首畏尾。可以预计,美国反恐的退缩、欧洲反恐的无力和众多发展中国家反恐的困境,难以有效遏制恐怖主义的猖獗势头,使国际反恐面临新挑战。  相似文献   

14.
当代南亚恐怖主义的起源与诱发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亚地区是恐怖主义的重灾区,也是国际社会打击恐怖主义和暴力极端主义的前沿地带。“9·11”事件后美国发动“反恐战争”以来,南亚反恐局势的走向引发密集关注,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情况尤为明显。当代恐怖主义在南亚地区的崛起并不是偶然的,有若干重的历史与地缘政治诱因发挥了作用,既包括地区部的因素,也包括跨地区及国际范围的问题,这些外因素的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南亚恐怖主义问题的复杂性和应对恐怖主义挑战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15.
印度深受恐怖主义之害。为此,印度除了不断完善国内反恐措施,还加强了反恐国际合作。印度在反恐联合军事行动、联合训练与演习、武器装备、情报和司法等方面强化双边和多边反恐合作。印度与不同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反恐合作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反恐合作的实施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16.
从非洲看反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事件以来,非洲国家一方面积极支持国际社会的反恐斗争,另一方面坚持反恐必须标本兼治,特别是应该关注贫困国家面临的问题。非洲是美国全球反恐链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美国在该地区反恐的主要目标是阻止本·拉丹及其党羽逃往非洲;切断恐怖组织在非洲的资金来源;铲除他们在非洲可能的分支机构。在反恐斗争深入发展的今天,解决非洲大陆存在的稳定与发展问题已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7.
恐怖主义的新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恐怖主义经过三轮扩散,在中亚、南亚北部、西亚和北非以及萨赫勒地区的广大地域形成了新的"动荡弧"。在此"动荡弧"上,国际恐怖主义既各自为阵又彼此相连,形成了四大分中心的辐射区。国际恐怖主义和本土恐怖主义彼此勾结、相互借助、合流共存的共生关系是当前恐怖主义最突出的特点,也是国际恐怖主义打而不死、泛滥成灾的重要原因。恐怖主义的扩散不仅对全球反恐斗争造成了巨大挑战,而且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海外经济利益、边疆安全和内地稳定以及中国同周边国家关系的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鉴于此,中国应在全球、地区、国家间以及国内四个层面上促进反恐合作,应对恐怖主义的挑战,保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反恐”成为保障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内 容。作为俄罗斯危机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俄罗斯的反恐管理机制是在预防、制止与打击境内 恐怖主义活动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但与美、英、法等国家不同, 俄罗斯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主要 来自于境内, 这使得俄罗斯的面临恐怖活动更难以防范与识别。严峻的恐怖形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 了俄罗斯反恐斗争的残酷性、长期性与复杂性, 也决定了俄罗斯反恐管理机制仍将处于不断发展调 整之中  相似文献   

19.
中亚地区打击恐怖主义的国际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亚各国独立以来,整个地区因面临各种"新挑战",如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有组织犯罪、毒品和武器非法交易以及非法移民等问题.从历史发展、地缘政治状况和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看,中亚地区所处安全环境非常脆弱且极易受到恐怖主义的威胁.中亚国家在面对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运动合流的情况下,纷纷制定了相关的国内反恐政策,同时也加入到了地区和全球性反恐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前苏联解体后,车臣问题成为危及俄罗斯国家安全和国家统一的严重隐患。莫斯科人质事件说明,在“9·ll”后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新范式。在世界各国政府联合反恐的国际背景下,车臣民族分离主义和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国际恐怖主义链条上的重要环节。俄车臣反恐战略应定位于瓦解民族分离的思想体系、全方位拓展车臣决策的外交空间以及建构国内反恐机制等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