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选取从日本留学回来的海归作为案例,用跨国主义的框架来研究国际移民的跨国联系。从我们的研究中发现,作为特殊的国际移民,海归和留学的国家有着各种经济和社会文化上的跨国联系。根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在2006年组织的对日本回国留学生的调查,我们发现留日海归与日本存在多方面经济与文化的跨国联系。这些联系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包括在对方国家的时间、年龄、回国年份和职称等个人因素,从而支持了线性跨国主义和资源依赖型跨国主义的假设。  相似文献   

2.
作为俄罗斯在渐进改革阶段的主要产物,"普京主义"适时应对了叶利钦末期上演的经济转型危机与社会转型危机,逐步建构起大众支持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使国家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的政治能力有所增强,同时致力于实现安全稳定、运行秩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多重转型目标。借助国家治理的理论视角,有助于超越西方自由主义民主理论的固有争论,化解俄罗斯转型时期难以回避的威权色彩与民主因素之间的内在张力。在普京当选俄罗斯新一届总统之后,"普京主义"继续折射出多种国家治理要素间的互动关系,处于渐进改革时期的俄罗斯必须寻求一种基于传统政治文化价值与现代化转型发展的均衡。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项跨国界经济活动和民生行动,"替代种植"是推动缅北地区罂粟禁种的可行路径,深刻影响着中缅边境地区的跨境少数民族社会转型和生计方式变革。当前对罂粟"替代种植"成效的评价更多的是立足于"替代种植"项目实施主体(中国及境外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业),视角较为单一地呈现"替代种植"的积极意义。相反,"替代种植"项目实施对象(缅甸民众及相关人士)对"替代种植"实施效果的态度却被忽视了。基于此,笔者通过访谈调查,有针对性地了解缅甸各界人士对罂粟"替代种植"的态度和看法,从主位视角出发分析罂粟"替代种植"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有必要从国家宏观战略的高度重新定位"替代种植"的目标和取向,反思"替代种植"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力从跨国主义和体系结构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东南亚学:理论建构、互动模式、个案分析>一书,认为该书具有十分鲜明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5.
吴前进 《国际观察》2004,22(3):55-58
在西方学术界有关当代移民问题的研究中 ,跨国主义 (Trans -nationalism)理论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本文就全球化背景下 ,跨国主义在移民问题研究方面的运用作一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量复杂多变的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出现,以"非军事性"为特征的"资源性"安全困境日益凸显,冲击着各国政府及跨国组织的现有安全政策和安全合作机制,传统安全共同体难以应对新的挑战。文章通过对安全共同体理论的反思,提出了建构"非传统安全共同体"的设想,对其特征、类型、动力、建构路径等进行探讨,并对多边主义进行了新的理论扩展。非传统安全共同体强调国家间面对共有威胁时的共同命运,提倡"类安全"意义上的联合与共享,是消解"资源性"安全困境的有效途径。"和合主义"以"优态共存""共享安全""安全共治"为核心范畴,是非传统安全共同体的价值前提,"多元多边合作"是建构非传统安全共同体的最佳方案。同时,积极参与全球、区域、次区域等各层次的非传统安全共同体建构,也是中国践行"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全球性挑战与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致力于应对全球性挑战和参与相关的"国际-跨国"合作方面进展夺目,但同时,中国的相关态势和政策又有显著的精致性和复杂性,需要按照中国大多富含两难的具体情势予以评价.当今中国"综合的中间立场"正在向增多普遍主义成分和减少特殊主义成分方面移动.面对经济、安全和生态、资源及公共卫生方面的全球性挑战,特别是在防扩散、反对跨国恐怖主义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中国持有积极、自主和富有内在分辨的立场.中国对西方的不合理要求和压力的抵制理所应当,同时在符合公正原则和力所能及的限度内增加自己的义务承诺和国际责任承担也理所应当.特别在减小国际贸易顺差、更积极地致力于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和全球生态保护、更有力地从事国际防扩散这四个方面,中国的努力密切关乎自身的国内健康发展和战略安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跨国主义的理论框架出发,对北美一代半新移民的特点进行分析,指出其跨国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认为这一群体是跨国主义的典型践行者,本文提出应密切关注北美一代半新移民在移入国的活动,并为其回归祖国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许娟  王崇理 《东南亚》2010,(4):61-66
中国的陆地周边地区可以划分为东北、西北和西南三个方向,其中西南方向地区合作独具特色。本文从地区主义战略视角出发,分析地区主义相关理论,并指出中国实施西南方向地区主义战略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不利于其发展的因素,从而提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地区主义战略内涵,以实现国家、地区和全球三个层面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0.
刘莹 《东北亚论坛》2012,21(2):64-71
俄罗斯即将迎来大选年,无论普京是否能成功当选新一届总统,其治国思想都会对俄罗斯的政治生活产生长期的影响,而梅德韦杰夫之后的俄罗斯政坛也必将发生深刻变化。由于权力合法性基础和理念目标的不同,"普京主义"和"梅德韦杰夫主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俄罗斯的现代化建设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同时也遗留了一些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俄罗斯必须找到一种兼顾民族国家传统政治文化特点和现代化转型及全球化挑战需要的治国方略,在历史和现实的张力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新普京主义"是本文对此提出的大胆预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究东南亚各国华人在变化的更大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本文从文化和经济的理论视角来审慎地评价文化主义的观点,认为不应通过幼稚的文化主义公式化,而是可以通过探究在当代资本主义形成过程中各种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因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来获得比较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自2018年朝鲜半岛局势缓和以来,"一带一路"建设向东北亚延伸面临着有利的历史机遇,而重启新一轮东北亚区域合作正是顺应时势的应有之义。不过,在大国竞争加剧和传统地区主义理论范式"失灵"的情况下,东北亚区域合作应遵循一种"新复合地区主义"的路径。与"旧复合地区主义"不同,在中美大国竞争和"一带一路"合作模式兴起的背景下催生出的"新复合地区主义",强调大国制度制衡和地区主义、开放性与规范性、求"同"与求"通"三个方面的混合。因此,在"新复合地区主义"的思路下,中国应通过以"一带一路"倡议来引领包容性区域制度建设,以六方会谈和中日韩FTA为抓手来提升区域合作制度化水平,以建设东北亚经济走廊为主轴来实现区域内互联互通等三方面举措,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东北亚拓展,为区域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福田与安倍在外交理念上的不同,论述了"新福田主义"的主要特征,尤其着重分析了它在重视亚洲方面所表现出的"心心相印"、"与时俱进"和"东亚共同体"三个内容。最后,本文在分析"新福田主义"对华政策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世界的中日关系"和"亚非和谐曲线"两个概念,对中日双方如何抓住机遇从世界视角扩大共同利益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华人穆斯林"形成于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在东亚大陆进行文明对话的历史社会实践中,是一个兼具华人背景、伊斯兰信仰和本土化特征的多样性跨国族群。在前现代时期,"华人穆斯林"通过在东亚大陆的迁徙、流动和繁衍把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连结起来,形成了以中国为枢纽、联通海陆的"一带一路"网络。"华人穆斯林"华化、离散和治理的历史是"一带一路"上最重要的前现代历史叙事之一,他们既是"一带一路"早期的开拓者,也是"一带一路"遗产的天然传承者。从前现代的历史路径来阐释"华人穆斯林"与"一带一路"的关联性,对于挖掘"一带一路"历史遗产,建构一个多元现代文明国家有重要意义。全球化时代的"华人穆斯林"网络不仅是一种经济资源,也是一种跨国治理的方式。把"华人穆斯林"作为一种理解"一带一路"的视角和方法,有利于中华文明和中国经验在"一带一路"上的社会化,在源于欧洲的"民族国家"体系之外,挖掘独特的东亚历史经验,建构一种包容性的区域或跨区域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区域间合作与东亚区域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间合作以其特有的区域效用在东亚区域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发挥了互关重要的作用.在此条件下运行的东亚区域主义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自身特征,包括东盟主导、弱制度运行,政府驱动、公民社会跟进,软安全优先、多领域推进,进程导向、奉行渐进主义等.当然,这也滋生了一些难以祛除的自身缺陷,如内聚力不足、外倾性明显,大国作用不足、中小国作用明显,"硬力量"不足、"软力量"明显等.就此,东亚地区主义陷入排他性和开放性之间的"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16.
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问题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10年前启动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已不适应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快速发展的要求,中国提出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升级版"有利于提升中国—东盟的双边经济与政治关系,并为RCEP谈判和地区经济一体化奠定基础。"升级版"谈判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东盟全身心建设东盟共同体影响对"升级版"的投入;个别东盟国家担心进一步开放给本国产业带来冲击;地区形势不确定性增强;来自中国的谈判难度在增大。在中国与东盟经济都面临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升级版"建设要以投资来驱动中国与东盟的全方位合作,借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突破在基础设施、跨国金融和海洋合作等方面的升级瓶颈,共同打造好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旗舰"工程。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学者在研究一体化问题时经常提及的理论流派有:邦联主义、联邦主义、功能主义、新功能主义、沟通理论、政府间主义等等.一体化研究的方法论视角主要有:政治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比较政治学等等.  相似文献   

18.
西方国际关系学界的五次学派争论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世纪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史上,共爆发了传统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传统主义与行为主义、跨国主义与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反思主义与理性主义五次学派争论。争论既有尖锐对立、不可通约性的一面,也有着相互渗透、互相融合的一面,既展示了学科中的分歧与对立,也在理论观点、学派建设、方法论等方面为国际关系学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促进了学科建设。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科争论逐渐形成了国际关系学科的一些基本共识,这些共识不仅推动了国际关系作为独立学科的进程,也是今后国际关系学科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核武器的出现使大国战争再无完全的胜利者。地缘经济竞争日益取代了哥伦布时代以来地缘政治竞争的优势地位,战后地区主义的蓬勃发展就是这种时代趋势的反映。"一带一路"是在欧亚权力对比和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地位发生有利于中国的根本变化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提出的洲际地区主义合作倡议,其实质是一个经济地区主义合作机制,因此解决不了洲际安全问题,更不可能"超越"传统的地缘政治。对"一带一路"实质、局限、目标与效用评判标准均需细致的分析与界定,才能避免出现对其评价简单随意的倾向。地区主义与地区化应该彼此推进、相互为用,政府主导的地区主义必须以本地区的地区性水平为基础。中国应该塑造有利于"一带一路"发展的安全环境,从而打破"一带一路"沿线地缘政治的羁绊,推动其顺利发展。"一带一路"需要使长期愿景与阶段性目标、国家实力与政策设计、中国的主观愿望和沿线国家的需求相协调。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国际秩序大变革、国家间关系大调整,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多边主义面临危机,全球治理遭遇挑战。面对大变局,美国采取了逆全球化政策,欧盟、日本采取迂回多边主义政策,俄罗斯主张重构世界规则秩序。与之不同,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践行合作共赢的开放战略,坚定维护多边主义。中国要继续加强研究世界正在发生的大变局,对外交往中保持务实、自信、低调,全面深化国内改革,顺应"大变局"塑造和延长战略机遇期,适应"大变局"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