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3 毫秒
1.
章波 《西亚非洲》2007,11(2):26-31
历史上波斯民族和犹太民族存在传统的友好关系;巴列维王朝的西方化、世俗化政策有利于伊朗和以色列的接近;以色列需要打破在中东地区和伊斯兰世界的孤立局面;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以色列需要通过伊朗转移伊拉克犹太人;1950年伊朗承认以色列。50年代初伊朗开始向以色列供应石油;50年代中期地区和国际形势的发展促使伊以建立了战略关系。以色列向伊朗提供了军事、武器等方面的援助。两国有共同的地缘战略利益。50~60年代,以色列同伊朗联合抵抗苏联和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国家的威胁、干预及影响。1958年革命后的伊拉克成为伊朗和以色列共同的敌人。美国一直支持以色列和伊朗的战略关系。  相似文献   

2.
陈广猛 《西亚非洲》2016,(4):146-160
以色列是中东地区智库数量最多的国家。从当代以色列智库的现状来看,其特点包括:智库的发展历史普遍较短;地理位置分布大多集中于耶路撒冷、特拉维夫和海法等大城市;很多智库与大学有依附关系;人员与资金规模相对较小;内政和外交研究议题交织;政治立场较之于政府更为自由和灵活。以色列智库通过"旋转门"机制、提供相关著述、定期出版杂志、参加广播电视节目访谈、召开各类研讨会、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形式,对以色列政治和外交政策施加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色列于20世纪40年代末在中东地区建国以来,一直处于同周围阿拉伯国家的战乱与纷争之中.在不同时期,以色列采取了不同的安全战略,成为影响中东地区和以色列安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土耳其与以色列曾是中东地区两个关系最为密切的盟国。但两国关系却在近年来发生了彻底逆转。在造成两国关系恶化的原因中,既有国家政治领导人个人意识形态倾向性与个性的影响,也有国家内部社会潮流转变和政治局势发展的因素,另外还有伊拉克战争后地区国际政治环境变化以及库尔德问题发展的国际化与复杂化。土耳其与以色列当前关系的逆转和危机,不仅会导致这个地区国家之间安全联盟的重新组合,而且也会给中东和平进程的前景以及地区跨国性库尔德问题的发展带来更多变数。  相似文献   

5.
以色列核政策与核战略的演变可分为3个阶段.当前其主要特点是发展"三位一体"的核力量结构,加强核武器的威慑力和实战能力;采取"核模糊"政策,既谋求核威慑,也规避"国际合法性"的问题;全力防止中东其他国家拥有核武器.以色列核政策与核战略的主要影响包括:拥有核武器有助于以色列的军事安全,但加剧了中东紧张局势;对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产生严重负面效用,阻碍地区核不扩散机制的建立;可能促使以色列的阿拉伯和伊斯兰邻国发展核武器,增加了中东地区发生核冲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以色列建国初期为了求得国家生存,在国父本-古里安"外围联盟"思想的指导下,实施了一种具有鲜明现实主义色彩的外交安全战略。其核心思想就是以国家生存为核心目标,通过"合纵连横"的外交手段为以色列在中东地区构筑一条"均势安全"的战略屏障,从而平抑和抗衡阿拉伯世界的战略力量。其两大核心政策支柱为以土战略联合关系和以伊(朗)战略联盟关系。以色列的战略实践路径可以认为是:通过借助与巴勒斯坦问题非利害关系的域内大国—土耳其与伊朗—的战略力量为以色列国家生存空间开辟新的地缘政治资源,打破以色列在中东地区被阿拉伯世界封锁和被孤立的地缘政治"困境",为提升以色列综合国力和战略影响力注入新的战略"能量"。以土战略联合关系和以伊(朗)战略联盟关系的合作范围广泛,基本涵盖了政治、外交、军事、经济与安全等诸多国家安全领域。在阿以冲突背景下,以色列中东地区均势战略的两大战略支柱始终受到来自阿拉伯方面的强烈影响与制约,表现出鲜明的波动性和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拜登政府执政以来,美国的以色列政策出现了值得关注的新变化。拜登政府开始调整之前对以色列过分偏袒的做法,使美以关系回到常态,有意维护与中东其他各方力量之间的平衡,安抚中东阿拉伯盟友;在地区层面,通过影响盟友们和友好国家,维持美国的主导地位;同时意欲与地缘战略对手伊朗重启谈判,通过重新签署伊核协议对其施加限制,从而对中东和亚太两大战略板块的战略资源进行重新配制,以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拜登政府的新以色列政策将对以色列的外部战略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以色列的回应、域内其他国家的反应以及域外大国的态度都将叠加在一起,成为未来中东局势中新的变量。  相似文献   

8.
高祖贵 《和平与发展》2011,(5):60-63,77-80
从2010年底开始持续至今的中东大变局,已经把中东地区拖入新的动荡、转型和重塑时期。伊斯兰主义力量乘势扩展政治影响——中东多数国家的政治体系不同程度的发生变化.为伊斯兰主义力量扩大影响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而伊斯兰主义力量政治影响力的上升又在深刻影响区域内许多国家的政治生态的变化;主要地区机制在变局应对中此消彼长——呈现阿拉伯联盟疲弱、海湾合作委员会扩张、非洲联盟崛起的态势;区域内主要大国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土耳其外部环境改善、伊朗面临地区环境趋于复杂、以色列的安全环境显著恶化。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学界关于六日战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色列、英国、美国等国,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一是六日战争爆发的因素。这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重点之一,主要研究点包括地缘、水资源争夺、领导人、萨穆事件、苏联假情报、报复袭击与核武器升级等因素。二是六日战争对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影响,其中对阿拉伯国家影响的研究集中在惨败的原因,对阿拉伯国家经济政治与心理影响等方面。此战对以色列的影响是学界探讨的重点领域之一,主要集中在以色列大胜的原因、对以色列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影响。三是六日战争与中东国际关系,主要包括六日战争与美国和苏联的中东政策调整、对中东国际关系的影响。总体来看,国内外学界对六日战争的研究成果丰硕,国外学者的研究要比国内学者更深入;以色列学者研究深入,而阿拉伯方面研究相对薄弱。在借鉴时需注意辨析以色列和西方学者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以色列对外政策趋向及其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5月,以色列拦截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船队事件,印证了以色列政府在涉及自身安全问题上的一贯强硬和一意孤行,既折射出其面临的安全和外交困境,也反映了以色列继续奉行以"安全至上"为基本原则的国家安全战略.袭船事件持续"发酵",牵动中东地区和国际社会相关角色的"神经",势必对以安全环境及地区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1996年,在国际环境继续趋缓的大背景下,中东地区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但热点问题复炽,深层矛盾显露,复杂多变因素增加。形势发展出现以下特点:一、中东和平进程停滞僵持。年初以色列发生系列恶性恐怖爆炸事件,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以民众安全危机感上升,和谈旗手佩雷斯在大选中落马。以右翼利库德集团内塔尼亚胡入朝执政,推翻了马德里中东和会确定的"以土地换和平"和谈基本原则,提出不同意巴勒斯坦建  相似文献   

12.
韩志斌 《西亚非洲》2005,38(4):12-16
叙利亚与黎巴嫩“特殊关系”的成因有四:安东·萨阿德“大叙利亚民族主义”的影响;共同的地缘、历史基础;泛阿拉伯生义、反殖民主义和反以色列的深层意义;黎巴嫩国家结构、民族构成和教派分布的镶嵌性特征。叙利亚从黎巴嫩撤军的原因同样有四:泛阿拉伯主义动量的消失;美国单边主义与国际社会的压力;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在处理中东地区国家关系和大国关系时的务实态度;黎巴嫩民众对叙利亚认同感的缺失。叙黎“特殊关系”终结已是不争的事实,将会对中东混乱的政局造成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色列是一个移民国家,其主体民族犹太人绝大多数是在建国后从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迁居而来的移民及其后裔。目前,以境内最庞大的移民群体是来自苏联、俄罗斯联邦和独联体等国家的犹太人。俄籍犹太移民积极参与以色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事务,他们对以色列内政外交的影响日益加深。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后,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增长。各国更加关注自己的经济发展,努力创造一个和平的周边环境。中东地区长期的冲突使该地区国家的经济滞后,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顺应历史潮流,谋求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才能发展中东地区的经济。这也是中东和平进程在艰难、曲折中前进的深层次原因。巴以签署关于加沙一杰里科先行自治协议和约旦、以色列签署《华盛顿宣言》,表明中东和平进程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平环境的出现将为中东地区的经济合作创造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从而对中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合作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色列反恐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色列独特的安全环境和长期的反恐作战经验使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而成熟的反恐战略和反恐机制。以色列反恐战略作为其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以色列的反恐机制是在复杂、艰难的作战环境中不断创新和完善的,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由于其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与巴以冲突紧密相连,以色列仅靠强有力的反恐战略和反恐机制仍然不足以维护其长治久安。要想赢得反恐战争的最终胜利,以色列就必须全面、公正、彻底地解决巴以争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印度与以色列的双边关系发展迅猛。2003年9月8日,以色列总理沙龙作为50多年来第一次访问印度的以色列在任总理,率领150多名随行人员对印度进行访问,将两国关系推至高潮。这必然会对南亚和中东地区的安全与利益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一、印以关系历史回顾 印以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演变过程。自20世纪4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印度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采取亲阿拉伯世界与巴勒斯坦和疏以色列立场,导致印度40多年来一直未与以色列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在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会议上,印度同伊朗和南斯拉夫一起,支持建立一个联邦型的巴勒斯坦政  相似文献   

17.
以色列的水资源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色列是世界上最贫水的国家之一。针对水资源严重匮乏的情况,以色列政府将水资源的开发、保护、管理和科学使用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开源节流,实现了有限水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一、水资源现状以色列受冬季湿润多雨、夏季高温干旱的地中海式气候影响,降水量少且分布不均匀,年均降水量北部70 0—80 0毫米,中部平原4 0 0—6 0 0毫米,南部内盖夫沙漠只有2 0毫米。全国一半以上面积的年降水不足180毫米。以色列的沙漠半沙漠地区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 / 3,并集中在南部地区。因蒸发严重,导致南部地区地下水多为咸水。恶劣的自然条件致使以色列水资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出现和解势头,突出表现为阿联酋、巴林、苏丹和摩洛哥等四国于2020年与以色列签署《亚伯拉罕协议》,实现关系正常化。这是继1979年埃及与以色列媾和、1993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与以色列言和以及1994年约旦与以色列建交之后,阿以关系的又一重大突破,继而推进阿以双方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尤其是短期内由经贸扩展到外交、安全等领域。阿以和解的驱动力源自以色列、部分阿拉伯国家和美国等有关各方根据地区形势变化作出的战略调整。2023年1月以来,以色列极右翼政府推行强硬政策,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冲突不断升级,给阿以和解蒙上阴影。有鉴于巴勒斯坦问题、阿拉伯国家与以美深层次矛盾等制约因素,阿以关系的根本改善仍面临不少困难与障碍,全面和平之路依然曲折漫长。  相似文献   

19.
孙德刚 《西亚非洲》2007,85(12):25-30
伊朗核危机爆发后,以色列一直酝酿对伊朗核设施采取先发制人打击。从实证研究来看,促进该战略实施的因素分别是:维护以色列国家安全;转移以色列国内民众视线;联合国对伊朗实施了制裁;美国执行了模糊政策;以色列在先发制人战略运用上经验丰富。制约该战略实施的因素分别是:以色列进攻性军事力量的有限性;以色列国内政治派别的反对;以色列缺乏盟友的鼎力支持;国际舆论的反对;伊朗的反击能力。由于制约因素占上风,以色列先发制人战略受到遏止。未来这一战略是否得以执行,将主要受伊朗核技术发展走向、国际舆论导向和美、以、伊三国国内政治发展的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色列安全战略及其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以色列外部环境虽不断改善,却面临日益严重的外交孤立和安全威胁。这与以色列的安全战略过分倚重军事手段直接相关。军事手段本身的先天局限,加上以色列不顾外部和自身处境变化一味使用武力,使以色列安全环境难以乐观。从长远看,以色列要想谋得持久安全,需要更多地借助政治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