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80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2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党的十七大在部署未来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明确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在此基础上要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82.
中国行政改革:历程、战略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中国过去行政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探讨了中国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对未来行政体制改革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未来中国行政改革的战略与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83.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体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深刻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在政府决策和职能运行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84.
正像许多学者早就指出的,在中国面临深刻的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条件下, 政府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变革。这就是:从传统的管制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从单一的经济建设型政府, 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而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政府管理自身存在问题所作的分析,以及对未来中国政府管理提出的目标和定位,应该说,再一次验证了这一转型的紧迫性和发展趋势。推动政府自身的实质性改革,促进政府转型,已成为改善中国公共治理、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85.
中国海事管理体制经过多次变革,在取得诸多改革成就的同时,也渐次暴露出不少制约海事事业深入发展的新问题。在国家提出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海事管理的战略地位日益彰显的现时,回顾中国海事管理体制发展历程,分析其变迁的规律,理性审视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明确推进海事管理体制改革的时代机遇,探寻海事管理体制改革的愿景框架,无疑对缓解我国海事管理体制中的新矛盾、促进海事事业的长足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6.
对于2007年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趋势,我认为建设和谐电子政务将成为主旋律.……  相似文献   
87.
从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起,中国的改革实际上已经进入战略转折期。如果说过去28年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带动其他改革的话,“十一五”规划中有关“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将是未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的论述,则标志我国改革的重点将转到以行政管理体制为中心的轨道。  相似文献   
88.
财产申报:悬于官员头上的一把利剑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点没有人可以怀疑。但有些改革的艰难令人匪夷所思,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89.
2003年6月25日,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审计报告中,曝光了一批违规大案,随后在全国掀起了一场严查乱管理、乱投资、违规挪用资金的"审计风暴".然而,事隔一年后,审计署审计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的报告,再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因为又一批违纪大案惊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相似文献   
90.
从公共治理的角度看,我们的应对策略首先必须有战略上的选择。这种选择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十四字方针:严治官,善待民,创新政体,稳定银根。所谓严治官,就是要对我们的党政干部队伍,进行严格的治理,尽快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官员问责制。所谓善待民,就是要真正以人为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