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4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44篇
工人农民   56篇
世界政治   4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97篇
法律   804篇
中国共产党   277篇
中国政治   642篇
政治理论   214篇
综合类   15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364篇
  2006年   383篇
  2005年   367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How do non-democratic countries credibly commit to policies in front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udiences? Unlike democracies, non-democracies do not have functioning electoral systems and free presses to make their commitments costly thus credible. Yet, the need to credibly commit to a policy arises for non-democracies as well. In particular, when non-democratic leaders push for economic reforms, they need to coordinate the beliefs of domestic groups and attract international resources. How do non-democracies solve the commitment problem and succeed in achieving their policy goals? In this study, we argue that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provide an important mechanism through which non-democratic countries could credibly signal their commitment to open economic policies. We test the argument with the involvement of IMF programs by post-communist countries from 1989 to 2005. We find that while IMF status is used as a credible commitment device for all countries, the effect is more significant for non-democracies.  相似文献   
992.
伪满洲国成立后很快构筑了基本法体系。伪满基本法中,规定政府机关职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组织法》处于核心地位。本文重点分析了《组织法》对傀儡政权的政治设计。作者认为:日本殖民者设置"参议府"是为了防止立法权和行政权出现独立的倾向;虽然《组织法》包含着权力分立的原则,但实际上立法权、监察权均是行政权的点缀;伪满政权立法迅速,但并不周详,《组织法》的个别条款存在混乱和矛盾。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在总结东亚一体化建设历程与成就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东亚一体化面临的内外挑战。基于东亚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前景的不确定性以及正在急剧演变的东亚地缘政治格局,中国未来的东亚战略应该重新构建,其中尤其需要注意充分估计中国崛起效应,不断优化中国对外战略,进而超越东亚一体化,在大国关系的互动特别是中美关系的良性互动基础上推进区域合作,从而使新的东亚战略符合东亚国际关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4.
为研究隆朋麻醉下大鼠不同脑区抑制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探讨隆朋中枢麻醉作用机制,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对照组、诱导组、麻醉组、恢复Ⅰ组、恢复Ⅱ组和恢复Ⅲ组。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脑区GABA和Gly的含量。结果显示,腹腔注射40mg/kg隆朋后,诱导组大鼠脑干、丘脑、大脑皮质内GABA和Gly的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麻醉组大鼠脑干、丘脑、大脑皮质内GABA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脑干、丘脑内Gly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而大脑皮质内Gly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恢复Ⅱ组大鼠脑干、丘脑、大脑皮质内GABA和Gly的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恢复Ⅲ组上述各脑区GABA和Gly的含量均恢复显著(P<0.05);麻醉全程海马、小脑内GABA和Gly含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果表明,隆朋对脑干、丘脑、大脑皮质GABA和Gly含量的影响,可能是其产生全麻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隆朋的中枢麻醉作用,可能与升高大鼠脑干、丘脑、大脑皮质内GABA的含量和脑干、丘脑内Gly的含量,降低大脑皮质内Gly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95.
采用动物接种法将采自甘肃敦煌的15只绵羊血液混合后感染1只除脾绵羊,感染后逐日做血涂片检查。结果显示,在感染后第10天的血片上出现了1种大型巴贝斯虫。虫体形态以双梨子形、单梨子形、圆形及卵圆形为主。在感染后第12天,感染羊体温升至41.1℃。染虫率达到0.125%,之后逐渐下降。无菌采集该羊血液,提取全血基因组,用梨形虫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全长18SrRNA基因,得到长约1 700bp的片段,将其克隆并测序(登录号:HQ730762),与GenBank中的其他巴贝斯虫的序列进行比较,发现其与新疆巴贝斯虫未定种的同源性最高,达到99.8%。本研究发现甘肃敦煌又是一个新疆羊巴贝斯虫未定种的疫源地。  相似文献   
996.
美国海军和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等部门于20世纪70年代联合发起了在鄂霍次克海海域窃听苏联海底通讯电缆的谍报活动,它曾被认为是美国现代史上最成功的情报搜集活动之一,此即"常春藤之铃"行动。其起根发由、运策决机及东窗事发都有着比较深刻的历史背景。冷战后美国针对有关国家的类似谍报活动远未停止。  相似文献   
997.
中俄两国签订的合作规划纲要对黑龙江省的发展意义重大。一年多来,虽然黑龙江省落实纲要动作积极,但俄罗斯在纲要落实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稳定性一直困扰着双方合作的进一步发展。黑龙江省应以落实规划纲要为契机,结合"十二五"规划的战略目标,转变观念,确定思路,在新一轮的中俄区域合作中抢占先机。  相似文献   
998.
为了评价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弱毒疫苗(JXA1-R)对仔猪超前免疫的免疫效果及安全性,给3头巴马香猪超前免疫弱毒疫苗JXA1-R 1头份/头,以3头同窝仔猪为对照组,接种等量疫苗稀释液,观察疫苗免疫后的临床表现,测定疫苗免疫后的抗体动态变化及排毒情况;免疫后第35天,采用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JXA1)攻毒,测定攻毒后的抗体变化、排毒情况及免疫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巴马香猪超前免疫后第14天发生抗体阳转,鼻拭子样品、肛门拭子样品和血清样品中均检测到病毒核酸,同居的阴性对照组中有1头仔猪发生抗体阳转,提示该疫苗存在排毒现象。攻毒前免疫组和对照组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3和1/3;攻毒后免疫组和对照组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3/3和1/3,表明该疫苗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但初生巴马香猪超前免疫后表现生长缓慢,被毛粗乱,提示该疫苗对仔猪具有一定的毒力,不适合用作超前免疫。  相似文献   
999.
将目的基因NP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28(a)-S-NP,然后用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感受态细菌,并利用IPTG诱导蛋白表达。将表达的蛋白利用His-Band Ni+柱进行亲和层析纯化,Western-blot鉴定表达蛋白。结果显示,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后可得到与目的片段长度相同的特异性条带;测序结果显示此特异性条带与参考序列完全匹配,没有突变。纯化后的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表达正确。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且表达产物正确。  相似文献   
1000.
以永生化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作为体外模型,采用革兰氏染色法观察乳酸菌和致病菌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黏附特性;通过平板计数法观察乳酸菌对致病菌的黏附拮抗作用.结果显示,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盲肠肠球菌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均表现出很强的黏附特性,黏附细菌数分别为每个细胞87、45、34个.黏附拮抗试验显示,3株乳酸菌均使致病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