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8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24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49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浅谈养老机构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浩 《中国民政》2007,(4):31-32
自2000年民政部在广东召开社会福利社会化工作会议以来,作为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供养为补充的中国养老福利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之一,养老机构有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截止2005年底,全国共有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3.9万个,床位数137.7万张,入  相似文献   
252.
2012年《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包括理念、原则、制度和程序的改变,主要体现在民事诉讼的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之中。民事审判程序中新修改的内容主要有先行调解、对当事人的起诉权保障、默示协议管辖、案件分流、判决书写明理由、简易程序的简易性、小额诉讼、第二审开庭审理原则、发回重审、申请再审管辖、申请再审事由、申请再审期限、检察院的检察监督等。  相似文献   
253.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粉雾剂在肺部递送效率和药物的释放情况。方法以壳聚糖为载体,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硫酸沙丁胺醇粉雾剂,乳糖制剂做参比。采用新一代药用撞击器,测定粉雾剂的排空率及有效部位沉积率;用"桨法"初步考察粉雾剂缓释能力。结果壳聚糖载体中药物的有效部位沉积率55%~65%,比乳糖制剂(11%)有显著性提高;在1min内药物经乳糖载体可释放出80%,壳聚糖载体中释放出等量药物需20min,说明壳聚糖粉雾剂缓释效果明显。结论本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吸入式药物在肺部分布情况的研究。  相似文献   
254.
民事再审程序改造论   总被引:97,自引:0,他引:9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浩 《法学研究》2000,(5):90-101
构建再审程序的立法指导思想应从“实事求是 ,有错必纠”转换为兼顾纠正错误裁判与保持生效裁判的稳定。改造这一程序的具体路径是取消法院依职权发动再审 ,完善检察机关的抗诉监督 ,建立规范的再审之诉 ,重构再审的法定事由。  相似文献   
255.
民事行为能力的证明责任 对一个法律漏洞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浩 《中外法学》2008,(4):552-565
<正>一、问题的提出法律要件分类说是关于民事证明责任分配原则的一种有力学说。德国、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法院在审判实务中主要依据该学说分配证明责任。我国澳门地区的民法典中对证据的实体部分作了规定,其中第35条关于证明责任的规定就是按照法律要件分  相似文献   
256.
构建再审之诉的三个程序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浩 《法商研究》2006,23(4):37-4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虽然对民事再审程序做了一些规定,但仍停留在审判监督程序的层面。由于立法者对民事再审程序的概念、价值取向和理念等的理解存在偏差,以致在民事再审程序的立法模式和具体程序的设计上存在重大缺陷,而这又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民事再审程序纠错功能的发挥。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日益加强,民事再审制度的改革也逐渐成为我国诉讼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为丰富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学理论和指导立法、司法实践,本刊特邀国内民事诉讼法学界的6位知名专家对民事再审制度的概念、价值取向、理念、立法模式以及程序设计等问题进行笔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