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3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49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程序的健全和完善是当前我国司法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近些年社会关注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对于法律程序、审判程序或者诉讼程序的研究较为丰富,也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观点。与之相比,对于司法程序的研究还尚显薄弱,还亟待对一  相似文献   
42.
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和重要讲话,法治建设被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主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为什么要如此强调法治建设?应当如何把握法治中国的新内涵?法治中国有着怎样的内在精神与要求?法治中国建设又有着怎样的基本架构和基本路径?当前加快法治中国建设的重中之重是什么?应从哪些方面着力突破?针对这些问题,本刊特约请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江必新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对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会后,法制工作委员会将草案印发地方人大、中央有关部门、法学教学研究机构和有关社会团体征求意见,并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座谈会,听取中央有关部门、有关协会、企业和专家对草案的意见。  相似文献   
44.
中华法治铭     
中华法系,源运流长在用法律和制度诒国理政之中,形成了独特的法治理念、价值与规训,隐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跆理智慧和经验。不新总结、梳理、挖掘这些智慧和经验,对于法治中国建设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仍具有诸多借鉴价值,由是以铭。  相似文献   
45.
审判规律是审判活动各要素之间必然、本质、稳定和反复出现的联系。审判是第一位的,管理是第二位的,二者是主从关系,因此,审判管理必须尊重审判规律,使审判管理各项工作机制和管理的方式方法充分考虑审判工作的特点,符合审判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46.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治理取代社会管理正式成为我国社会建设的关键词与方法论,我国社会治理实践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展望未来,中国社会治理的新目标应定位于迈向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相协调的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达致与全面依法治国相匹配、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适应的社会治理水平,使社会质量获得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47.
《立法法》是人民法院适用法律规范的基本准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立法法》看似只规范立法行为 ,而与司法机关关系不大 ,其实不然。首先 ,司法机关是立法活动的参与主体。在我国 ,国家立法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 ,司法机关不可能成为立法主体 ,但司法机关是立法活动的参与主体。根据《立法法》第 1 2条和第 2 4条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拥有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的权力 ;根据《立法法》第 90条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抵触的 ,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  相似文献   
48.
江必新 《中国审判》2012,(11):12-17
2012年10月18日,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国家赔偿理论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贵阳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会长沈德咏在贺信中指出,国家赔偿理论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必将为进一步推动国家赔偿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沈德咏要求,国家赔偿理论专业委员会要更加注重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核心理念,更加注重研究国家赔偿法修改实施后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提高执法办案的质效水平。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江必新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着力打造国家赔偿理论研究的坚实平台,建立健全内部治理机制,积极探索研究交流机制,努力构建科研激励和保障机制,科学谋划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立足实践,把握重点,攻克难点,及时推动国家赔偿理论研究成果的有效转化。  相似文献   
49.
50.
江必新 《人民司法》2012,(13):21-27
审判监督制度的构建应秉持科学理性之理念,审判监督理念是对审判监督制度本质与特殊性的理性认知,是审判监督制度发展与进化方向的指引。随着司法理论的发展与司法实践的深入,审判监督制度不断获得完善,而制度的进化又更好地指导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