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9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4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全球国际社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变化时期。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西方秩序在如下几个方面面临包围:霸权分散、全球资本主义危机日益加重、全球共同面临恐怖主义、大规模移民以及环境变化等带来的各种威胁。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这些事件表明,作为世界秩序核心的英语世界,已失去其主导力量。目前的发展格局将朝着多元化的后西方世界秩序发展。在此秩序下,没有超级大国,只有大国,并且这些大国大多比较自我封闭,因此,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争夺全球霸权的现象。文化差异将比意识形态差异更为重要。文章首先将这一秩序的轮廓做一大致勾勒,然后探讨这一秩序对未来几十年核武器与核威慑所要扮演的角色来说将意味着什么。最为关注的着眼点是,全球格局从全球层面向区域层面的转变以及复杂的核扩散与核威慑态势。  相似文献   
42.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安全观和大战略的发展演化进程中,既有历史连续性的一面,也有发展变化的一面。其中变化性更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中国的实力大幅度提高,其面临的国际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而这种双重变化影响了中国历任领导人为保障政权安全对大战略所做出的巨大战略抉择。在长达数十年的冷战时期,中国相对弱小,面对强大对手的严峻军事威胁居于绝对弱势,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了以应对明确外部安全威胁为中心的大战略。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日益强大,但面临的国内国际问题日益复杂化,中国领导人在大战略抉择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成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具有重大意义。21世纪中国面临国内外新的安全挑战,这是冷战时期国际秩序终结的结果,这也是中国1979年以来现代化事业取得成功的结果。  相似文献   
43.
作为全美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联合会(简称全美统促会联合会)秘书长,笔者有幸奉全美统促会联合会2010年年会暨论坛组委会之邀,参与协助筹备的事务性工作。作为全美统促会联合会会员团体美华友好促统会会长,笔者代表本会出席年会和论坛。眼见、身历和体验,感受良多。  相似文献   
44.
5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国民党吴伯雄主席和由他率领的访问团,这正是国民党在岛内重新获取政权、马英九上台一周年之际,也是两岸关系发展历史性转折一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45.
2009年3月,是西藏推翻农奴制50周年,也是达赖叛逃印度成立“流亡政府”50周年,又是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发生1周年。这段时间,达赖不甘寂寞,以宗教之名造谣撒谎,以自治之名行分裂之实,以人权之名欺世盗名,妄图挽回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  相似文献   
46.
真正的优雅     
一个人的优雅举止会使他充满魅力。即便是一个普通工人,如果他举止优雅。也会赢得人们的尊敬。  相似文献   
47.
台湾"五都"选举结果于11月27日晚上揭晓。国民党拿下了台北市、新北市和台中市三席,民进党则赢了台南市和高雄市两席。就所获席位而言,国民党似乎略占上风,但就得票数和得票率而言,国民党获票3,369,052占44.54%;民进党获票3,772,373占49.87%,民进党得票数比国民党多出40余万票,得票率比国民党高出5.33%。  相似文献   
48.
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智利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以维护中国的核心利益、促进中国和平统一为宗旨,依托精神纽带,通过加强与智利侨界的联系,促进业务往来,搭建研讨平台。在积极开展台湾籍侨胞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49.
向树木学习     
松树总是笔直地矗立着,仿佛在侧耳倾听什么。 冷杉总是坚毅地矗立着,仿佛在等待什么。  相似文献   
50.
许多人过日子好像有个秘密目标——非要把一切事情都做完不可。我们熬夜、早起、不敢纵情逸乐,让我们所爱的人一直等下去。可悲的是,太多的人就是因为让他们所爱的人等得太久,最后对方终于放弃了这段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