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8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58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39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正> 国家公职人员的日常行为准则,是关系公职人员如何正确对待摆在他面前的利益,以维护政府声誉的规范。它们刻意切断公职人员任何因职务地位关系与非份利益之间的联系,对廉政制度建设有着深刻的意义。在国外,关于廉政建设的立法已不限于规定对那些公然占有公共财产和公然索要接受他人钱财的贪污贿赂行为的处罚,还包括对公职人员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提出明确的规范,对公职人员的不廉行为起着预防、教育作  相似文献   
82.
2004年8月20~22日,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民代表大会与议会研究中心和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人大研究》杂志社,在甘肃省兰州市联合举办了“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和人大工作者参加了会议,认真研讨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83.
84.
Ⅰ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个政策社会,就是依靠政策来治理国家。今天我们要实行依法治国,这是治国方略的根本转变。为什么要实行这个转变,要以法律来取代政策呢?这就需要我们对法律与政策的关系,特别是政策对法制建设造成的消极影响有清醒的认识。只有这样,在实行依法治国过程中,我们才会努力超越政策这一障碍,实现从依靠政策到真正依靠法律的转变。本文的论述并不否认政策在治理国家中曾发挥的重要的、积极的作用、并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但就法律与政策关系而言,政策对法制建设造成的消极影响是巨大的、不可否定的。  相似文献   
85.
从政策社会到法治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86.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国务院和省级地方人大以及较大城市立法迅速发展,各方面立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发挥。越是要发挥各方面立法的积极性,越要加强对立法的宏观监督控制,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和协调。这方面的研究和工作应予重视和加强。一、立法监督的涵义我们所说的立法监督,是指对立法活动的监督,主要是指对立法文件的监督。有权制定法律、法规的机关,对有关机关制定的法律性规范性文件是否违反法律、法规,是否相互矛盾和协调,进行检查并作出处理。立法监督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法律、法规之间的抵触和不协调现象,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概括地说,立法监督  相似文献   
87.
世界法制历史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刑法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民法阶段,西方从15世纪到16世纪海商法出现进入到民法阶段,以法国《民法典》为标志。刑法向民法的转变,标志着人类社会和人的关系的根本性转变,身份关系变成了社会契约关系。第三个阶段是宪政阶段,这是在二战以后。尽管人类社会制定宪法有很长的历史,但是有宪法不一定有宪政。包括美国在内也是这样,美国在很长的时期不对宪法中的基本权利进行保护。比如关于平等的问题,1864年以后美国就制定了民权法案,但是长期以来,美国在最高法院进行违宪审查的时候,说隔离就是平等,种…  相似文献   
88.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宪政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危机同时也是宪政发展的机会。正是在种种危机下,近年来中国宪政有了来自基层和普通百姓的挑战,有力地推动着宪政的发展。文章分析了产生宪政动力的原因,并对宪政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9.
重论民主或为民主辩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90.
就在中国人民经过20多年的经济改革,创造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经济繁荣,人民渴望进一步发展民主,追求更广泛自由的时候,一股反民主的理论思潮悄然升起,它与过去长期以来以"国情论"拒绝民主的理论汇合,成为当前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