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8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78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41.
恢复性司法是人们对社会秩序的重新弥合,恢复被破坏的社会平衡的一种良好的追求。在我国研究恢复性司法,无疑是在探讨犯罪处理方式中另辟蹊径。本文试通过分析恢复性司法制度,并结合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的有关规定,提出恢复性司法制度引进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2.
君子协定是市民社会的常见现象,作为主要依道德而非法律约束当事人行为的协议,其在具有“君子一诺重千金”传统美德的中华民族,无疑更有生存土壤。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学界对于君子协定未予足够重视,以至于连一个权威性的定义也难觅踪迹:有的将君子协定认定为不具备法律效力的协议;有的指出君子协议是靠感情维持的协议;更多的则将口头约定的合同或合同内容称作君子协定。〔1〕实务上,与君子协定相关的纠纷也无统一、明确的裁判依据或理论基础。例如,作为典型君子协定的好意同乘关系,有时被等同于无偿客运合同关系,有时则按照道德关系处理。〔…  相似文献   
143.
144.
土地承包经营权为用益物权,是农民应得的重要财产,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也不具有人身专属性,可以成为遗产。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用益物权,具有流通性。完全放开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改革的趋势,限制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和否认其可继承性不符合改革发展和保护农民权益的要求。规定林地承包经营权可以继承具有合理性,各类土地承包经营权应有同样的待遇,因此,应当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可继承性,而不是禁止包括林地承包经营权在内的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  相似文献   
145.
《唐律》是唐代法律适用的重要依据,本文就唐律的律条自编故事解析唐代案例在实际中是如何定罪的。  相似文献   
146.
拆封合同规则在美国判例法上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拆封合同是源于计算机软件业销售惯例的一种与传统缔约程序相反的合同。在ProCD案之前,美国判例法一概否认拆封合同,在ProCD案之后,判例法接受了拆封合同,并发展出合同与条款的认定规则。但至今,仍有美国法院固守传统,拒绝认可这种异化的合同。  相似文献   
147.
我国《合同法》第402条、第403条是对英美法隐名代理与不公开被代理人身份的代理的借鉴,分别规定了我国的隐名代理与间接代理制度。间接代理与行纪虽然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两者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绝不能将间接代理归入行纪,也不能认为行纪为典型的间接代理。  相似文献   
148.
李涛 《广东法学》2009,(3):41-51
我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关于偷税罪的规定,存在数额绝对化的缺陷,也有“数额+比例”模式因把比例纳入其中带来的处罚漏洞等问题。《刑法修正案(七)》虽然解决了数额绝对化的问题,但由于仍然将比例纳入犯罪成立标准中,导致了缺乏理论依据、存在处罚漏洞和处罚结果的不合理等问题。应当把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比例从偷税罪的成立条件及量刑标准中删除,而在偷税罪中采用单一的相对化数额标准。  相似文献   
149.
150.
算法的客观理性属于算法的技术特征,指向的是算法计算的客观性。在算法犯罪场景下,算法理性围绕算法法益及其规范保护展开。算法法益的构造以算法安全、算法公正为核心,具有双重法益形态。逻辑上,算法安全法益的理性构造与算法公正法益的逻辑创新,符合算法理性的认识论要求,亦反映了理性算法的价值论评价。基于理性主义立场,通过对财产犯罪典型范式的规范性解释,类型化界定行为论上形式可罚性与结果论上实质可罚性的基本标准,可彰显算法法益理论的可解释性、可实践性以及犯罪论上行为的可责难性,以回应人工智能时代推进刑法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