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20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182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74篇
政治理论   72篇
综合类   17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离婚自由原则",反映了当代世界离婚立法的发展趋势,体现了我国立法的日趋完善和人性化,但同时也带来离婚率上升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对目前离婚的特点,我国应健全婚姻立法和执法体系,以适当控制离婚,达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92.
我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民族实际相结合,确立我国国家政权建设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推进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化的进程;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党的一系列民族政策;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相似文献   
93.
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教育部高教司对高职高专教育英语教学的战略定位。本文分析了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现状与《基本要求》教学目的之间存在的差距及产生这一差距的原因,并提出应从教、学、考三个方面来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相似文献   
94.
村民自治在推行过程中丰硕的成果,诸如“海选”、“村名公决”、“预选”、“两票制”等制度创新,新的法律的推行包括“大学生村官”等政策扶持,使得村民自治的推行前景广阔。但是,农村强大的“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的挑战、以及如何处理与村党委和乡镇政府的关系等都是村民自治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95.
笔者以2009级新生两个专业、83名学生作为教学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水平等情况作了充分的了解,制订出教学对策,并在教学实践中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收到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96.
浙江畲族宗法制度独具特色,表现为畲族妇女在宗族、家庭中的地位较高,畲族家法族规以训诫为主、惩罚为辅,畲族婚姻礼仪中保留了古代婚俗的特点。它既存在着维持畲族的生存和繁衍,维护畲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畲族经济发展,有利于畲族村民自治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消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为了标榜殖民统治的正当性,日本侵略者刻意鼓吹在伪满洲国实行所谓的"地方自治"。在实行的特别市和市制中,设置了"自治委员会"和"咨议会"等议决和咨询机关,为其蒙上了一层"进步"的色彩。然而当我们深入对其进行考察后发现,伪满洲国所设计的"地方自治"充满了虚伪性,它无法掩盖日本侵略者对伪满洲国统治的侵略本质。  相似文献   
98.
熊琦 《法律科学》2013,31(1):142-149
在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中,保证权利人、集体管理组织与使用者的私人自治,是集体管理得以发挥其制度优势,并在交易成本问题上优于其他类似制度的前提.私人自治的贯彻,既能实现市场供求信息在权利人与集体管理组织之间及时传递,也能保证定价机制随利用方式的变化灵活调整.由于我国集体管理组织由政府主导构建,因而缺乏私人自治存在和适用的土壤,使集体管理组织在运作中引发诸多社会矛盾.只有改变公权力的干预,并通过立法将私人自治体现在集体管理制度中,才能真正实现许可效率与传播效率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9.
《Critical Horizons》2013,14(3):306-324
Abstract

Recently debates about the worth of “ideal theory” have directed attention to the functions that an account of a perfectly just society can serve. One function is that of “reconciliation”: learning that a seemingly undesirable feature of the social world would exist even in the perfectly just society can show us the value that it has in the present as well. John Rawls has emphasized reconciliation as among the roles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For instance, Rawls claims that his theory of justice can reconcile us to the pluralism of liberal democracies. In this essay, I argue that Rawls’s political theory also can reconcile the inhabitants of liberal democratic societies to the fact that such societies may be cognitively confusing on account of their complexity. Then I contend that Rawls’s work offers valuable theoretical resources for analysing a society’s transparency or lack thereof.  相似文献   
100.
《Critical Horizons》2013,14(2):136-162
Abstract

The work of Herbert Marcuse, unlike that of certain of his col leagues at the Institut für Sozialforschung, is most often maligned as being excessively positive and identitarian. His work on Freud, for example, is criticized for being grounded in a crude biological determinism which points towards an ultimate reconciliation of both psychic and social conflict. This essay will attempt to counter such readings by critically juxtaposing Marcuse's concept of non-repressive sublimation with Cornelius Castoriadis's understanding of psychic socialization. It will be suggested that the affinities between Marcuse and Castoriadis's appropriations of Freudian metapsychology reveals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former can be read as a radical democratic thinker affirming the values of autonomy and creativity. This reading demonstrates that Marcuse has much to contribute to contemporary debates on the role of the aesthetic and the sensuous in democratic theo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