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54篇
中国共产党   185篇
中国政治   240篇
政治理论   51篇
综合类   1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21.
道德有许多功能,也就是说有许多“用”。它可以利他与自利。除此以外,它本身对它的主体也生出一种“用”,这种用不是外在的利益,而是一种感受,是一种“受用”。这种受用是乐。道德具有乐之受用,这是儒学中的基本观念。教育具有乐之受用亦是儒学基本观念。道德有乐之受用,教育亦有乐之受用。二合而为一,道德教育本身之乐趣,便益发彰显。  相似文献   
122.
清代特别是清初,其思想学术的主流仍是复兴的程朱理学。这种复兴的程朱理学被称为清初朱子学。清初通过理 学的重建,继承与发展了儒学的基本价值,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促进了民族融合,维护了国家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3.
不能将国学狭隘化。最高的层面还是国魂,即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的方面,那是中国入之所以为中国人、中国文化之所以为中国文化的根本特质处。  相似文献   
124.
黄守红 《求索》2005,(4):117-118,63
儒学对于社会构型的基本设想,有着义理和现实的合理性。儒学的社会作用方式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演变。在现代社会,儒学对于社会构型的具体设想及儒学的社会作用方式必须要应着时代的要求与现实社会的具体情况而实现其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25.
2014年5月4日,习主席在同北京大学师生的座谈会上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理解这一重要指示精神,要从文化基础上来进行阐释。近代以来,西式文化派对“价值内涵”的理解是整个世界冲突的一个原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和承当了正能量的“价值观”,我们今天构建“核心价值观”,要特别重视人民群众的实践呼声和深切需求,进而联通自身的文化基因,更多地从道德实践、道德修养入手,真正把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6.
汉武帝外儒内法的政治模式蕴含着日益凸显的儒法之争,昭帝时期的盐铁会议是汉代儒法之争的集中体现.会议双方从是否取消盐铁官营等具体问题出发,围绕义利、王霸、德刑、本末等问题展开激烈辩论.会议实质上是儒法关于儒学意识形态有效性的一场论争,是儒学进一步实现意识形态功能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7.
论韩愈碑志文的古文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愈是碑志文创作大家,又是中唐古文运动的中坚,其碑志作品大都是在古文运动的背景下创作的,内容上弘扬道统,坚持民本与仁政思想,反对佛老,行文气势充沛,内容丰富,写法上叙议结合,注重细节描写,发不平之鸣,语言清新自然,体现出明显的古文体性。  相似文献   
128.
50多年前,成中英在夏威夷大学开创中国哲学各方面的专业课程。授课语言虽然是英语,但展现的却是中国智慧,循循善诱。从古典儒学、宋明理学到易学、道学、禅学,再到近代中国哲学和中西哲学比较,成中英常年以极大的热情研究、介绍中华文化,著作等身,成为公认的新儒家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29.
近代中国宪政之路曲折异常,这跟议员们风骨每况愈下紧密相关。议员们风骨之有无、多少,跟其思想背景紧密相关。晚清资政院议员能将传统儒学信仰和法政新知较良性结合,故能在议事时充分表现其风骨;民初以降,儒学不再是信仰之源,沦为章句记诵之术;经移植而来的法政之学对议员们来说仅仅是"新知",而不能提供新"信仰"。如何让民意代表保有信仰?如何让整个社会在权势之上、权势之外自有其独立的是非信念?这是反思近代中国宪政历程所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0.
近年来,在中国实学研究会以及一批实学研究理论工作者的推动与努力之下,"实学"的观念已广为学人所认可。一般认为,实学源于中国,中国实学实际上就是从北宋开始的"实体达用之学"。刘基的实学思想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文学经世理论包括诗歌经世、文作经世、经文经世三类,儒家经世理念与传统儒家知识分子以"内圣外王"为追求的志业一脉相承,以"切于民生日用之常"为选题而类编的《多能鄙事》则是刘基实学思想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