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先秦时期,已出现了碑。两汉以来,碑志文发展兴盛,这其中蔡邕为碑志文的基本成型作出了贡献。此后,韩愈借文体改革之机,对传统碑志文予以变革,使得散体碑志文风行一时,而欧阳修扇扬余烈,提出简而有法的写作准则,又大力创作新式碑志文,这就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上使得碑志文最终发展定型。碑志文源远流长、分支庞杂,其文体分类及界定,经过了一个相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徐海容 《前沿》2012,(16):156-158
欧阳修作文经历了学韩与变韩两个时期,关键在于对“文道”思想的标举与传扬,其“学韩“确立了韩愈古文在北宋的典范地位,而其“变韩”则为宋代碑志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影响到曾巩、三苏、王安石等人的文学创作,其承上启下,贡献巨大.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近代,曾国藩可谓声名煊赫。他不但以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武功”,成了清朝“中兴”的名臣,而且在文学上,以自己的古文理论和古文创作,使桐城派古文有了一个“中兴”气象,从而成为“桐城——湘乡派”的盟主,为咸、同间文人们所归向。作为近代古文的一个重要代表,曾国藩的古文理论和古文创作,是应当加以研究的。为此,本文拟对曾国藩的古文理论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4.
梁志刚 《前沿》2007,(10):242-245
元稹以往被关注的主要是其诗人的一面,而作为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创作者方面一直被忽视。其古朴自然的文章理论和制诰等散文创作,给当时的文坛带来清新的气息和极大的影响,使朝廷的应用文字由华而不实变为雅正实用,对中唐民间文风的改变及古文运动的健康发展起着引领和促进作用。陈寅恪先生称元稹为古文运动之健者。后世对其在古典散文方面的作用研究较少,往往忽视他对中唐古文运动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古文运动对中晚唐辞赋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晚唐辞赋创作在思想上、艺术上均表现出了鲜明的创作特点。这些创作特点的形成,与辞赋自身发展的规律性相关,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受到了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的影响。古文运动之"文以明道"和"不平则鸣"的创作思想,促使了律赋雅正范式的形成和骚体赋的繁荣,古文创作"辨理论事"的特点和散体单行的文体风格,则促使中唐时期的辞赋普遍具有了议论说理和散体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张平 《求索》2010,(9):191-193
作为南渡散文大家,叶适的碑志文固然有对韩碑、欧碑的明显继承,但更具有韩、欧所无,而自家独有的拓新之举。叶碑一方面在撰述对象上使女性碑主步出阃闱,度越妇人之常德,从而赋予其别样异彩;另一方面又在抒写手法上援景入文,对六朝碑志文的写景元素予以散文式转化,从而丰富了对碑主形象的塑造手段,并实现了碑志文的诗意化。前者以叶适直面现实的批判性学术品格作为内在驱动,后者则是其学术会通精神的文学投影。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7,(18)
正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大学生为抗议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偏差处理而示威游行,这场爱国运动让胡适成为"新文化与白话文运动"的倡导者,胡适自小学习古文,阅读大量文言文著作,因此他虽提倡白话文,手稿的论述仍脱离不了古文,没有古文这个源头,哪来白话文?古文很重要,古文不一定是文言文,但文言文却是古文基础,白话文或章回小说的许多用语和典故都出自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文与今文之争,史不绝书,毁誉参半。侪辈秉持古文不可废之观点,乃鉴于历代“古文运动”对社会文明进步之贡献也。中国古代“古文运动”,文不绝缕,代有辉光。孔子云:“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其虽有蹈袭西周典章制度之志,但亦含法古兴文之意。百家争鸣之战国时代,司马迁和班固,“魏、晋以后,宋、齐、梁、陈迄于隋、唐之际,孔子六艺之遗,不绝于带矣。”(明代茅坤语)顺因时代发展之需,韩、柳崛起于德、宪之间。韩愈尊儒排佛,数触时忌。文学上,反对六朝以来浮华绮靡的骈偶之风,主张“文以载道”,“唯陈言之务去”,提倡“文从字顺”,与柳宗元…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比较柳宗元的古文理论同其前辈和韩愈的异同,指出他的独特贡献。(二)从历史的比较中说明文章一代有一代之胜,指出唐代古文家的主要建树是把前人尚未注意的赠序、杂记、杂文等文体的创作推进到一个高峰,柳的擅长是杂文和山水杂记,并根据晚唐杂文作家辈出的事实,指出古文运动在晚唐并未消沉。(三)论述柳宗元和唐代古文家对赋体的革新及柳的杰出贡献,并对唐代古文运动与传奇小说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唐代燕国公张说在碑志文创作中,讲求以"大手笔"的写作特色来记述人物的平生事迹,同时注重描写人物的生平实事和人物的个性特征,带有鲜明的"以人为赋"的艺术色彩。张说碑志文的文学价值和对碑志文文体变革的重要作用均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因受到"润笔"和商品化的影响,张说的部分碑志文也存在"谀墓"的嫌疑。  相似文献   

11.
"古文运动"术语诞生于五四,至今仍被广泛地应用于对唐宋之际骈文之衰和古(散)文之兴深层原因的探讨当中。可是令人产生疑问的是,为什么当初"由古而骈"不需要什么骈文运动,而后来"由骈而古"却需要一场耗时约两三百年的古文运动?进一步考察可以发现,文的"由古而骈"正是《易》理之天地秩序经由"体物"的赋对文章的形式美产生影响、并不断强化的过程。而文的"由骈趋散"则是应合天地秩序的艺术形式(骈文)逐渐解体,向单纯反映人世秩序的艺术形式(散文)转向的一个自然而又必然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唐宋派作为明代重要的文学流派,他们对柳宗元古文的某些评点本虽然存在着评语、版本需辨析的现象,但他们皆注重唐宋八家古文,通过选评古文,体现出他们从唐、宋古文上追秦、汉之文,重道不轻文的文道合一等文学主张,因此,评点本也成为明代文学观念论争的场所。唐宋派对柳宗元文的评点颇高,在柳文评点史上有着重要的批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徐海容 《求索》2013,(3):74-76
初唐社会百废待兴,蒸蒸日上,其碑志文创作在继承陈隋遗风的基础上,呈现出日益兴盛的格局。以四杰为代表的文人,在文体革新精神的鼓舞下,对传统骈俪体碑志文进行改革,陈子昂更是敏锐感受到了盛世到来之前的气息,在碑志文领域发起了变革,其文清新刚健、充实有力,可谓盛世文学之先导,初唐碑志文为后世带来了深远的文学效应。  相似文献   

14.
《古文尚书》"伪书"说,至清代阎若璩集"辨伪"之大成著《尚书古文疏证》后,遂成学界之"定论",而王肃"伪作"说,很大程度上也一并成为"定论"。事实上,《古文尚书》"伪书"公案还有待进一步讨论,而王肃"伪造"《古文尚书》说更是值得商榷。从经学本身及学术史来看,"证伪"者所提供的证据并不充分,王肃之所以被牵涉进"《古文尚书》‘伪书’案",当是"层累"地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周泉根 《新东方》2008,(5):61-64
早期的海南岛籍历史人物罕见于史册。据笔者考索各种正史、笔记、方志、家谱、碑志等资料后认为,今天我们可见的历史上第一个名姓具存的海南岛籍人物是六世纪末反隋起义者王万昌。而第一个出仕的海南籍官员要到八世纪才出现,即唐玄宗肃宗朝的何履光。  相似文献   

16.
论韩孟诗派的思想倾向与文体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韩孟诗派的思想倾向与文体观念许总在唐代文学史上,文人群体组合现象甚为普遍,若就其组合的基础——思想内涵的深刻性与理论主张的鲜明性——比较而言,则无疑以韩愈为核心的文人集团表现最为突出。然而,以韩愈为领袖与核心的文人组合;却明显地分为古文运动与韩孟诗...  相似文献   

17.
许慎认为《说文》所收的五百多个古文是三皇五帝时期所使用的文字,是我国最早的古文字。从汉至清的两千年之间,学界一直沿袭这个错误认识。科学古文字学的分立和出土古文字材料的不断丰富,使得正确认识《说文》古文成为可能。吴大澂、王国维等人的研究指出:《说文》古文是战国时期东土六国文字。使得这个绵延近两千年的学术疑案终得揭橥。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许慎的生平事迹、学术活动,结合新近出土的古文字资料,可以进一步阐明:《说文》古文的来源是复杂的,古文经写本是其主要来源,除此之外许慎还描摹了出土鼎彝等古文字资料。《说文》古文的主体是战国时期东土六国文字,除此之外尚有少许时代更早的商周文字。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典谟训诰之文”的《尚书》,其实是“殷商时代的政治文件的汇编”,但因其艺术成就而成了中国散文的开端。《尚书》的影响颇大,它不仅启示了先秦散文,而且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护身符。  相似文献   

19.
汉代经典诠释方式可分为三派: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谶纬。微言大义、经以致用、天人合一的视域、历史意识、原意情结以及诠释主体的张扬,是汉代经典诠释方式的总体特征。魏晋对经典的诠释,往往置于本体论层面上,但在其对本体论层面"有与无"、"名教与自然"的玄思中,同样表现出上述特征。魏晋经典诠释方式,无论是在方法上还是在内容上既承汉代而来又对汉代诠释方式有所超越。  相似文献   

20.
正阮承积同志因公殉职,纪念他的最好方式,就是接过接力棒,做到人走精神在,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2017年12月6日13时30分许,靖西市地州镇古文村民委副主任阮承积的生命时钟匆匆定格在44岁。这位在脱贫攻坚一线上奔波劳碌的优秀共产党员,因交通意外不幸永远长眠于他矢志未酬的扶贫路上。走进古文村村委办公楼会议室,墙上的古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形象栏上仍保留着阮承积的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