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26篇
中国共产党   85篇
中国政治   166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64篇
  2021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人权》2004,(2):2-7
近日,本刊记者就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以及教育经费投入等问题,采访了教育部周济部长。现将访谈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高校扩招使教育投资不足、教育不公、学生就业困难等问题凸现,高校扩招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要实现教育兴国,就必须保证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资。教育不公是最大的社会不公,要从制定政策入手解决。大学是培养高级建设人才的学府,必须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态势和我国青少年科技普及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科技素质。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老曹酷评     
曹景行 《新民周刊》2012,(22):11-11
@参考中国:2009年中国共发表28.5万篇论文,只有0.05%发表在顶级杂志上。瑞士论文超过一半发表在顶级杂志上。路透社指出,阻碍进步的主要因素是中国不鼓励好奇心和合作的文化史,对自由思想的态度和对权威的奉承。老曹:教育体制鼓励制造垃圾。@芮成钢:"非中国制造!不含铅涂料,美国制造"——这是正在美国商店里出售的一瓶...  相似文献   
15.
教育体制需要与时俱进,落实《教育规划纲要》需要探索具体化的路径。一些高校在内部决策制度、自主招生制度、人才培养体制、学部制改革等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一些地方在教育行政职能转变、教育督导体制改革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卓越成效,教育体制改革在理念与实践上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李志强  石雷 《共产党人》2011,(14):46-47
<正>联合国UNEP\中国防沙治沙大学(宁夏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于2011年5月9日被国家教委正式批准成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所专门研究沙漠防治的大学。学校采取全新的办学体制,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博采众长,联合发展,是教育体制创新的一次实践探索。本刊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自治区林业局局长王德林。  相似文献   
17.
对于武汉的13岁少年黄艺博而言,不久前的那场围观或许令他终生很受伤。据媒体报道,黄艺博两三岁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开始坚持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已在全国重要报刊上发表过百余篇文章,并将近3000元稿费和变卖废品赚来的零  相似文献   
18.
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有利于优化教育的发展条件,实现教育管理的经济优化,从而提高办学的效率.在现阶段教育资源供给短缺的状况下,要想实现对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先对教育体制、教育运行机制和教育政策等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9.
张志 《小康》2006,(3):24-25
"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价格太贵。”在北京读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张先生对《小康》说,公共服务作为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而提供的服务,几年来价格一直偏高,民间感受到的公共服务似乎是得了“富贵病”。社会保障:“个人”撑起半边天2006年2月12日元宵节,北京市朝阳王芸女士告诉《小康》:“现在的社会保障是比原来多了。但原来是怕没有保障,现在是有了保障又怕交不起。”王芸介绍,她的女儿下岗后找了份工作,月工资只有800元左右,而且需要自己缴纳三险,最后拿到手里的钱只剩下400元左右。结果王芸还要用积蓄来接济女儿。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统计,…  相似文献   
20.
在多元文化的沐浴下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望子成龙父母心 上海台尚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振烘先生到上海投资办厂后不久,家人就都来到了上海,现在已有6年多的时间。蔡先生的两个孩子分别在上海中学和复旦附小读中学和小学。蔡先生说,他的孩子之所以都上了上海本地的学校,是因为当时还没有专门招收台湾子弟的学校,但他认为,在本地的学校上学也很好,学校的要求要比台湾的学校严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