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30篇
中国共产党   73篇
中国政治   84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1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蒋元明 《前线》2013,(1):81-81
沂水和蒙山组合成沂蒙山。蒙山脚下有一小山村,叫鬼谷子村,村中可见鬼谷子洞,传说鬼谷子曾隐居在这里。 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奇才,很神秘的人物。那个时候能称“子”的就是一大腕儿,与孔子、孟子、庄子在一个档次上。鬼谷子堪称中国出色的教育大师,培养出苏秦、张仪等杰出的外交家,孙膑、庞涓等出色的军事家。苏秦下山,说动六国君王,身佩六国相印,合纵抗秦,何等威风。张仪入秦,凭三寸不烂之舌,联横解困,拆散六国联盟,为秦国一统华夏立下汗马功劳。孙膑、庞涓斗法,“围魏救赵”成为经典战例。鬼谷子著有《鬼谷子》兵书一部,孙膑也写下《孙膑兵法》。1972年,在离蒙山不远的临沂银雀汉墓中,出土了《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轰动一时。  相似文献   
42.
《党课》2009,(5):78-79
对官员进行巡视,以监察其勤政廉政情况,其实早在4000多年前的父系氏族社会时就有了。黄帝时,设置了实施监督的官员,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对管辖的属国行使监察权。夏商周时设有称之为“方伯”的官吏,他“受命于王”,对称臣纳贡的异姓诸侯和分封的同姓诸侯进行监察。到了春秋战国,  相似文献   
43.
春秋战国时候,齐国有个外交家名叫淳于髭,他善于随机应变,常常能化险为夷。为此,他常常被齐王派遣出使诸国。他也因此建功立业,赢得了齐王的信任和喜爱。  相似文献   
44.
西塘古镇     
从上海坐汽车一个小时左右便到了古镇西塘了,西塘位于浙江省嘉善县境内,是个千年古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西塘就是吴越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之称。与繁华热闹的大上海比起来,西塘实在是有一种小家碧玉的寂寥、寂静,因了这寂寥、寂静,倒也让心情获得了一份难得的清凉,仿佛在昨日上海世博园里挤出的一身虚汗一下子  相似文献   
45.
韩国一位汉学教授曾跟我说:“你们现在还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很紧张啊,你们治国就可以了,要是平了天下我们怎么办?”其实他就是对文化差异没研究清楚,这是春秋战国时的话,平天下是指“四海之内”,就是指中国。因此,  相似文献   
46.
春秋战国时,子皮为郑国上卿,统管郑国军政大权。当他发现子产具有杰出的政治才华和治国能力,即向郑简公推荐。子产执掌郑国国政后,以出色的治国方略使弱小的郑国在晋、楚争霸的情况下得以政清民和。由此,孔子发出了“荐贤贤于贤”的感叹。的确,能够推荐贤人的人是比贤才更重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47.
安顺地处黔中腹地,文化底蕴厚重,春秋战国时为古夜郎国的发祥地。安顺有被誉为“亚洲文明之灯”的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且较完整地保存着明代江南汉族遗风的电堡文化村落群,更有平坝天台山等上百处古遗址、古建筑、摩崖石刻、壁画等人文景观。安顺自古就是云贵高原的交通枢纽和商品物资集散地,被称为“黔之腹, 滇之喉,蜀粤之唇齿”,能源、矿产、  相似文献   
48.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期。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众多思想流派空前活跃,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法治”、“德治”等治国主张,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49.
【两汉开辟海上丝路】千万年来,广州人生于珠江河口,长于南海之滨,耕耘树艺,渔海樵山,文化一天天茁壮成长。春秋战国五百余年,中原征伐不已,江山万里,尽成战图。但广东有五岭屏障,依然河清海晏。战国后期,广州甚至和海外建立了贸易往来,商业活动十分活跃,海内外商贾咸集,是一个繁华热闹的商品集散地。司马迁的《史记》描写:“番禺亦其一都会也,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后来《汉书》又补了一句点睛之笔:“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  相似文献   
50.
海燕 《侨园》2015,(Z1):33
说起长城,绝大多数人都想起中国的"万里长城"。其实长城并非中国独有,世界上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长城。中国的"万里长城"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都修过长城,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由于年代久远,早期各个朝代的长城大多数都残缺不全,现在我们看到的基本是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总长度为8851.8千米,自然天险2232.5千米。少有人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齐、赵、韩、魏、燕、中山、楚、秦等诸侯国在内地也修了不少长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