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0篇
各国政治   6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87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文章以合法性为视角,对商会治理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演化的传导机制和效应展开理论研究。在合法性机制下,行业内企业间社会责任的演化交互影响,特定企业为获取所需的合法性而采取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时,必须因应行业内其他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而改变。企业将根据制度环境的变化,通过不断地主动调整对各类利益相关者承担的社会责任来动态地获取合法性。在现代商业社会里,商会是导致制度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商会通过信息沟通,令特定企业根据新信息改变其关于其他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信念而调整其社会责任行为。商会治理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演化,其效应包括对企业社会责任边界、程度和结构的演化。现实中,商会治理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演化的传导机制包括“学习与模仿”机制、集体行动机制和行业自律机制等。为使企业社会责任边界扩展、程度提高和结构趋于合理,应大力发展商会组织。若商会组织得到完善发展,就会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2.
人的普遍性决定了价值的普遍性,人的特殊性决定了价值的差异性和多元性。价值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正是引发不同价值体系安全问题的本质因素。狭义的价值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阶层的价值观念没有危险、不受威胁,即观念化价值体系安全。广义的价值安全是实在性价值体系安全与观念化价值体系安全(价值观安全)的统一。国家价值安全由国家内的价值安全和国家价值的安全构成,前者以多元价值主体的价值认同为重要表征,后者以国家的价值主权为重要表征。就其对国家总体安全体系的意义而言,价值体系是元文化,且观念化价值体系安全是文化安全的一部分,因而价值安全是文化安全的核心,也是元文化安全,必然地成为国家总体安全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价值安全又意味着国家总体安全体系所有构成要素的价值目标、价值规范的安全,因而又是国家总体安全不可或缺的柔性支撑。  相似文献   
33.
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以来,主权共识支持下的民族国家体系取代了历史上的神权干预,宗教因素自此被排除在现代国家交往的主流议程之外。"伊斯兰国"试图建立伊斯兰国家"哈里发国"是极端伊斯兰化的尝试,在主权认知上颠覆了国际政治传统。"伊斯兰国"的主权观以真主主权为核心特质,但又有别于以往"政教合一"的政权理解模式,即虽使用伊斯兰教的话语体系,但以武力和恐怖主义为实现手段,追求消除现有国家边界、创建"乌玛"乌托邦式的权力未来。"伊斯兰国"目前的状态更接近雏形国家,其对地区和国际安全的主要威胁表现在三个方面:边界粘连共生,而在实体疆域层面冲击周边国家的领土安全;通过网络技术平台增强其道德和政治影响力;以极端主义为意识形态侵蚀了温和伊斯兰的宗教权威。国际社会目前的主要应对措施集中于从突破疆域桎梏的空袭结合地面攻击以制约当地极端主义。鉴于之前的威胁分析,外部世界值得强化和补充的应对措施包括主导防御性的网络安全战争、帮助该地区重塑符合现代政治标准的世俗权威和提升温和教派领袖的宗教地位,实现有效的合作反恐。  相似文献   
34.
大致从2007年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再度执政并推行“新奥斯曼主义”政策以来,泛突厥主义获得新动力,相对于之前的泛突厥主义进程(1991年至2005年间),类似现象或可称为“新泛突厥主义”。2009年,土耳其明确以“新奥斯曼主义”作为治国和外交方略,其实是对之前政策的确认,而泛突厥主义正是“新奥斯曼主义”意识形态兼容的部分。与此前相比,土耳其与中亚、高加索相关各国互动更加频繁,中亚、高加索各国积极配合,各方合作水平提升;初步具备了机制化的合作平台,进行突厥语国家的多边合作。土耳其政治家不仅用“新奥斯曼主义”凝聚国民,也在争夺中亚、高加索的“大牌局”中,获得地缘文明、地缘政治优势,其影响不断扩大,是一个值得观察的现象。现在,俄罗斯、西方国家和土耳其在东欧和中东的激烈争夺必将影响中亚形势,而中亚地区与中国国家安全紧密相关。泛突厥主义也会给中国带来意识形态-文化的挑战、甚至安全威胁。因此,必须深入观察其动态和趋势并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35.
俄罗斯自2015年9月30日开始军事干预叙利亚危机。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主要采取理性分析路径讨论俄罗斯军事干预叙利亚的动机,即认为俄罗斯是基于对利益的考虑而采取军事干预行动的。文章从情感角度考察俄罗斯的干预行为,认为俄罗斯的行动主要是受到对美国不满的驱动,因为美国干预叙利亚危机造成了对俄罗斯大国身份的蔑视。冷战后俄与西方之间的长期互动,使得俄面临"身份遭到蔑视"状态,从而形成针对西方的消极、压抑的"情感定向";而美国在叙利亚危机中的行为,进一步使俄感知到了对其身份的蔑视,从而激发了俄罗斯的"道德悲愤"和"羞辱"等"指向情绪反应"。在该情感的影响下,俄决定实施军事干预叙利亚危机这一"复仇"行为,其目的即在于警告西方不要再做出蔑视俄身份及情感的行为并重塑俄的身份和尊严。明晰俄军事干预叙利亚危机的行为逻辑,能为掌握俄罗斯与西方之间关系的发展前景以及中国在构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如何与俄罗斯相处等问题提供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36.
2013年12月17日,距离9月22日大选过去近三个月后,德国组建了新政府,已执政八年之久的默克尔(联盟党)继续担任总理,左派最大党社民党参与联合执政.近年来德国左右政党政策趋同,朝野上下一致性较高.默克尔第二任期内的一系列治理债务危机的政策,大多获当时反对党社民党的高度支持.联盟党和社民党的政策主张没有本质分歧,容易相互妥协,新政府将十分稳固.此外,两党在议会占80%席位,反对党力量薄弱,预计未来推行政策所受阻力大大减小,执行力较强.  相似文献   
37.
徐聪 《欧洲研究》2012,(4):15-32,5
欧洲央行被赋予独立性使命,但在欧元运行数十年后,欧洲央行缺少维持独立性的必要资源,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欧元体系的维系以欧洲央行独立性的损失为代价,导致欧洲央行陷入独立性困境。欧洲央行的独立性使命导致其决策的自主性和不透明性,使得欧洲央行在决策过程中无法对成员国利益进行有效制衡,造成央行独立性易屈从于国家利益以及叠加的成员国利益,这是欧洲央行陷入独立性困境的由来。成员国间经济失衡使得欧元区矛盾迅速激化,割地为营的财政政策使得各国政策无法从欧元大局考虑,这是欧洲央行陷入独立性困境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8.
和静钧 《南风窗》2011,(15):89-90
希腊危机"第一季"从2009年12月展映到今年7月就谢幕,预计上演到2014年的"第二季"中,即将登场的条件更苛刻的新援助计划又将怎样牵动各位主角的神经?  相似文献   
39.
何志成 《南风窗》2011,(20):68-69
欧债危机的一个教训是,不仅是欧元区国家存在问题,而是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货币都不可靠。可靠的办法不是无限度地扩大储备,而是怎样将储备花出去。  相似文献   
40.
吴迪 《南风窗》2011,(25):78-79
作为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西班牙在过去13个月里主权信用连续3次被降级,拜社会党执政失利所赐而上台的人民党如果不能迅速挽回选民和市场的信心,大选这针强心剂就是回光返照,不排除拉霍伊会像贝卢斯科尼一样过早结束任期,由技术官僚接管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