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7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35篇
工人农民   17篇
世界政治   55篇
外交国际关系   78篇
法律   1144篇
中国共产党   546篇
中国政治   693篇
政治理论   240篇
综合类   75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翻译中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取决于翻译过程中语言之间的“对等语”或表达方式是否存在。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特征、文化背景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不可译的现象在翻译中就在所难免。本文主要从语言特征和文化两个层面对翻译中的不可译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2.
教育目的最终还是还原于对人本质的思考。从本质上说 ,人是创造者 ,是教育的主体 ,人的最大自由与解放是当代教育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63.
“恐怖主义犯罪”概念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目的性 ,手段、对象与目的的非对称性是恐怖主义犯罪的本质特征。国家也可以成为恐怖主义犯罪的主体。恐怖主义犯罪是基于政治目的 ,针对不特定的目标以与实现其目的不相称的手段实施的足以引起社会恐慌的侵害或破坏活动。  相似文献   
64.
科学合理性问题是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为此,科学哲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合理性模型,试图澄清和解决这一难题。波普认为,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追求真理,科学发展是一个通过猜测与反驳而不断向真理进化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65.
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教学密不可分,其重要性与必要性也是无毋置疑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不尽人意,仍然是重视语言教学而轻“文化导入”。本人在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4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兼容并举。  相似文献   
66.
关注身势语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教师在具备其他素质的同时,应了解并善于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身势语。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出真正的具有交际能力的学生。  相似文献   
67.
资产证券化是世界金融领域里重大的金融创新和极具活力的金融工具,在近三四十年来取得迅猛发展.我国今年正式启动了资产证券化试点,但存在一些法律障碍和制度安排的缺失.需要分析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运作模式,提出目前资产证券化在一些重要环节还存在的问题及克服这些障碍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8.
刑事证据规则的规范目的对于规则适用中的解释、裁量和漏洞填补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在证据规则的适用中应探寻其规范目的.在证据规则的规范目的探寻中,应尊重立法者所确定的规范目的,但在立法者目的不符合现实需求或者明显不合理时,司法者可以进行一定的修正.应深入发掘证据规则的实质目的,对于具有多元规范目的的证据规则,应合理选择其首要目的或优先目的.总体上看,我国刑事证据规则的规范目的可分为五种类型,即维护司法正义、保障公民权利;保障证据的客观真实性;对证明力评价进行规范、指引;保障当事人质证、询问等程序性权利;合理设置证明负担.  相似文献   
69.
在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中,我军的作战目的既是为了反击印度的侵略扩张,更是为了谋求政治上的有利态势。具体说,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坚持以打促谈,确保战略力量的合理运用;二是打击反华势力,扭转困顿不利的国际局面;三是展示国威军威,维护中华民族的主权独立。  相似文献   
70.
郭飞 《传承》2012,(9):58-5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行的低工资制度一方面严重挤压了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不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另一方面在较长时间内助长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为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顺应广大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国应在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最终甩掉低工资制度的帽子,逐步向中、高工资制度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