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50篇
中国共产党   162篇
中国政治   200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6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她是一名特困生,当年是揣着乡亲们5元、10元凑成的500元钱进的大学:她靠着学校的补助和勤工俭学维持着学业,一周只吃一次蔬菜,穿的大都是别人捐赠的衣物。她的假期.本可用来打工。她太需要钱了。但从大一开始的6个假期,她却无一例外地为家乡的孩子补课.分文不取(5月27日《中国青年报》)。这个叫盂玲娜的学生,用令常人感动的方式.履行着常人该履行的道德操守——知恩图报;用乡亲们交口称赞的行为.昭告世人:回报是需要弘扬的美德。  相似文献   
32.
姜少勇 《政府法制》2009,(11):11-11
几个朋友聚会聊天,一个事业有成的朋友谈到他一次偷菜未遂的经历:春节回乡下老家省亲,返家途中想到离家已好几天,家中的菜篮子空空如也,而路边农家田园的萝卜、白菜和豌豆苗随处可见,便和妻子打定主意,要拔几个萝卜、扯几棵青菜回家。夜色苍茫,正是作案的好时机。可是,路上车来车往,灯光雪亮,远处还不时有鞭炮炸响,  相似文献   
33.
与纯真无关     
·说谦虚·一般地说,多数人都认同谦虚是一种美德的说法。潜意识里,却往往把它变成对别人的要求。人总是期望着别人谦虚一点,让自己舒服一点。这样,谦虚被归到了礼仪的范畴,指接人待物方面的客套,离开了它的本义。  相似文献   
34.
杨志钢 《人民论坛》2010,(5):234-235
美德是人类共有普世价值。将美德民族化是有害无益的,不利于我们学习外民族的长处,更会造成民族自大主义。摒弃美德优越感和排斥感,勇于反思封建遗留道德规范,并且积极创新和构建新型美德观,对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真正重德的民族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5.
是否有人会有意犯错或做出与他认为最佳判断相反的行为呢?西方哲学界把这样的行为称为意志薄弱。苏格拉底是探讨此问题的第一人,他认为不存在意志薄弱行为。  相似文献   
36.
中关村第三小学地处中关村科技园区。2008年,中关村三小正式启动了“传承中华美德,牵手各族伙伴”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近两年来,学校实施“德育工程”,弘扬主旋律,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努力探索民族团结教育的新内容、新途径、新载体,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将“传承中华美德,牵手各族伙伴”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打造成为学校少先队的品牌活动,从而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深地植入每个学生的心田。  相似文献   
37.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在公交车、地铁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是许多华人在祖籍国从小就接受的公共美德教育,但在美国搭乘公交车、地铁的新移民或亚洲观光客会发现,美国让座文化与中国两岸三地不同。  相似文献   
38.
2013年7月2-9日,由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与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华美德教育行动师资培训班成功举行。中华美德教育行动师资培训自2002年启动,至今年共举办11期。本期班共安排五个单元课程,分别由钱逊教授、徐锦尧神父、刘国强教授、莫家良教授、陈学然博士主讲。此外还组织参观了廉政公署、新亚中学、协和小学和田家炳基金会并拜会香港著名慈善家田家炳先生,并利用一整天时间与香港教育专家、管理人员开展德育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39.
为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农一师十二团妇联、纪委着重以家庭为载体,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一是送廉。以"清风拂社区、和谐进万家"为主题,举办文艺表演活动,引导妇女崇尚廉洁、勤俭文明的生活方式。二是思廉。举办读书思廉进家庭活动,为社区职工书屋赠送廉政读物,组织辖区群众观看廉政电教片,使廉政教育以生动具体的形式融入家庭教育中。同时  相似文献   
40.
现代人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往往丢弃了美德,迷失了方向,陷入了幸福误区,产生了形形色色错误的幸福伦理观。现代人构建正确的幸福伦理观应是一个不断追求美德、实践美德的过程,是追求奉献与享受统一、物质与精神协调、个人与社会和谐的全面幸福的过程,也是提高道德素质、塑造高尚品格、实现人生价值、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