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50篇
中国共产党   162篇
中国政治   200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6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91.
从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着力点出发,以新思维来重新解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及要求,探析个人品德建设对“三德”的促进作用及从个体道德修养层面提高个人品德的途径,可以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条主干道找寻到一条能让其更加顺畅的分支渠道。  相似文献   
92.
公共行政美德伦理与治理有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美德伦理以公共行政人员的性格特质为讨论和论证焦点,透过理论研讨、案例分析、历史回顾、框架搭建等多种路径,论证美德之于公共行政的特殊重要性,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得到了令人瞩目的发展。结合我国悠久而深厚的德性伦理传统,实现儒家美德伦理与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美德伦理具体内涵的对接,尤其是强调"正义"之德作为公共治理有效性的根基,并重申结合美德促使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有效行使,将为治理的有效性提供丰厚的美德和人格支撑,并对我国治理理念和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3.
浙江林学院瘦弱的大学生刘霆背母求学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凡响,刘霆因此被授予"全国道德楷模"等荣誉称号.在刘霆背母求学这一看似简单的行动背后,折射出当代青年应具备的四种素质孝的美德;肯干、实干、会干的品质;坚忍不拔、不断超越的信念以及回报社会、懂得感恩的情怀.  相似文献   
94.
中国法制发展的推动力很大部分是来自这样一种认识:法律能使国家强大。但现代法律与传统法律在这一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传统的法律是直接通过统一行动,用惩罚的威慑而导致国家的强大;而现代的法律则是通过培养个人,注重个人的强大而间接导致国家的强大,这种国家的强大建立在个人深厚的基础之上,是可以持续的国家的强大。现代法律的这样一种结构在我国的法制发展中是需要积极培养的。这和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克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人的异化,而寻求人的解放的思想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95.
<正>走进农四师六十二团七连,说起杨燕芳携弟妹四人共同赡养年迈多病的父母的故事,连队乡亲无不伸出大拇指,中华民族千年美德"孝敬父母",孝敬是我们生命中最应做到和传承的!杨燕芳2005年因父亲年迈多病,毅然变卖原来房产回到父母身边,作为家中的长女,她随时以身作则来诠释孝敬赡养的真谛,对三个弟妹疼爱有加,有力地把各自的家庭以父母为中心凝聚起来,使全家成为反哺父母养育之恩的榜样,家庭和谐奔小康的先进!  相似文献   
96.
本文回顾了王殿卿教授主持的"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来的研究历程,阐述了该项研究与中国文化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的密切关系,着重分析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模式以及该项研究的特点.  相似文献   
97.
家庭美德建设是社区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加强社区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使婚姻家庭美德建设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同步,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8.
柏拉图和老子在人才培养和管理上的联系是:主张从幼童抓起,重视人类的自然美德;认为最优秀的统治独立于法律,为无为则无不治;高扬理念的价值,摒弃自身的存在;要求以人为本,实行制度领导。主张造就精英,公民各尽其职;肯定拥有财富,但国家不能推崇财富;重视社会公德,倡导优化国民形象。由于中西文化背景不同,两人在上述思想上又有极大差异。  相似文献   
99.
有什么样的职业,就需要什么样的职业德性。德性是道德主体的内在品质,职业德性是保证职业行为合乎道德规范的内在品质。优良的职业新闻行为需要优良的新闻品质,优良的新闻品质或品德就是新闻美德。基本的、核心的新闻美德其实就是普遍社会美德的职业化提炼,或者说是社会美德的职业化表现。  相似文献   
100.
差异与共生的五个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出发,民族团结和睦,互相信任,互助共生,需要从五个维度考虑问题:第一个维度是群体差异是个人差异的放大,不能把个人民主和民族差异、民族认同对立起来;第二个维度是富裕和美德,文艺兴国就是以美德统领差异、包容差异,在差异中寻求重叠共识,在差异中发出共和之声;第三个维度是差异与大同的阶序分布,学会在求同存异中寻找"重叠共识",就能构建一个以和谐占居主流的沟通差异、追寻大同的商议社会;第四个维度是民族与公民,中国公民只能是多民族、有民族的公民,中国的民族身份也要和公民身份勾连起来,互相补充,互相彰显;第五个维度是千灯互照,光光交彻,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塞外边疆,都可以用作映照现代性和城市化的镜子,我们要学会在差异和矛盾中寻求精神层面的大同和价值层面的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