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70篇
工人农民   38篇
世界政治   86篇
外交国际关系   93篇
法律   696篇
中国共产党   313篇
中国政治   680篇
政治理论   161篇
综合类   39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求实》2022,(3)
乡村振兴实施的关键在于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当前,农村面临空心化、空巢化、老龄化的结构性发展困境,乡村治理缺少主体性精英。因此,乡村振兴需要具有主体性的精英回归。返乡精英是新乡贤再造的新群体,他们具有较高道德品行、超群能力资源并熟悉乡土规则。新乡贤嵌入乡村社会,其嵌入行动分别是情感嵌入、身份嵌入和治理嵌入,具体表现为:新乡贤对故乡的情感记忆和熟人社会的乡土情怀,基层政府对返乡精英新乡贤的合法性身份建构,新乡贤处于乡村治理的“在场”位置。新乡贤嵌入乡村治理场域,主要通过融入治理主体、进入乡贤组织和道德权威评价等路径,能够有效重构乡村治理。新乡贤返乡治村,不仅能够优化乡村治理主体结构,推动治理主体多元化和治理策略多样化,而且可以培育村民现代价值观念,促使村民增加公共理性和行为规范合理。  相似文献   
92.
93.
朱力 《唯实》2015,(3):77-78
近年来,江苏社会组织虽然在培育和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人力不足,政府监管空虚;身份模糊,职能管理混乱;规模较小,运营机制不畅等。因此,要建立信息披露机制,保障社会组织持续化发展;明晰身份认定范围,引导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明确组织职能范畴,确保社会组织有序化发展;全面构建人才队伍,促进社会组织高效化发展。一、江苏社会组织"怎么样"社会组织总量领先。截至2013年6月,江  相似文献   
94.
李鹤  周远华  高明  文叶飞 《当代贵州》2014,(34):I0002-I0002
正2014年6月5日,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党建要报》第31期以《村支书杨再炼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题并配发编者按,对杨再炼"十个一"工作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解读。6月7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对该做法作出重要批示。6月15日、16日,贵州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孙永春,铜仁市委书记刘奇凡随即作出批示,要求大力推广杨再炼"十个一"工作法,迅速深化经验和成果的运用。以"党员身份亮一亮、党的精神学一学、惠民政策讲一讲、产业发展带一带、群众困难帮一帮、矛盾纠纷劝一劝、群众意见听一听、自身不足找一找、履  相似文献   
95.
96.
刚过不惑之年的孟昭文自己都没想到,身为华裔的她能在美国政坛上越走越稳.8年前,孟昭文成为美国民主党纽约州众议员;2016年7月29日,她以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的身份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她成功改写了美国联邦法律对“东方人”的表述,也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华裔的形象.  相似文献   
97.
无论是政治思考还是政治实践,人们对公民投票都存有某种程度的迷思,但公民投票也有着潜在的多数暴政的危险。从亚里士多德在政体分类中拣选出民主政体的第五变种,认为这种以多数意志为依归的变态政体会压迫居于少数地位的高尚公民,到联邦党人殚精竭虑地设计出双重的政府结构以帮助消除党争对于美国的危害,再到"多数的暴政"这一说法不足以承载托克维尔对于未来人类状况的担忧,都可以作为怀疑和不信任公民投票的理据。在现代民主政府已经普遍在国家权力中嵌入人民的权力的情形下,公民投票的基本用意,亦即让更多公民参与到公共事务的决定中来,不应遭到太多的扭曲。  相似文献   
98.
民族身份权成为民事法学的增量研究对象,既是法律化、权利化和民事化的法律权利,又是民族法学融合民事法学研究的研究对象,还是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产物。据此,构建民族身份权既有特定的权利范围划定其初步界线,又有权利身份根据提供其理论根源,还有若干权利属性内涵丰富其理论体系,更有权利系统内涵确立其基本地位,最终成为有独立宏观定位的法律权利,合力构建特色的民族身份权学理体系。  相似文献   
99.
美国反倾销申诉者一般有两种主体:企业、工会或行会。对于提起反倾销申诉的弱势产业而言,作为个体身份的企业申诉者尽管很积极,但是最终获得肯定裁定的可能性低于作为集体身份的工会或行会申诉者。这充分证明了集体身份在美国游说政治中更具有生存能力。此外,行业规模也影响反倾销申诉结果。申诉者一般会通过单独申诉和联合申诉两种形式进行申诉。相较单独申诉而言,行业规模较大的联合申诉者更容易获得肯定裁定。这一结论对于中国应对美国对华反倾销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0.
赖声川在有关台湾外省人形象的剧作中,呈现了外省人第二代在身份认同上的心路历程。这些外省人形象,折射出他们从最初承继父辈的大中华观念,至意识到这种观念的现实障碍,再从两代人不同的生命体验出发,重新思考、调整对自身处境的认知,理性地容纳对台湾的在地情怀和对大陆的民族血缘、中华文化的精神传承。对此客观、准确的解读有助于我们对台湾社会的一个重要侧面之理解,为理解和把握两岸关系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