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27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8篇
法律   144篇
中国共产党   451篇
中国政治   476篇
政治理论   239篇
综合类   25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改革和完善高校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是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新的维度,即目标维度、文化维度、制度维度和方法维度。  相似文献   
52.
"历史科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来的,具有科学和价值双重维度,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存在着过度科学化或过度人道主义化的倾向,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往往只抓住其中的一个维度而不及其他,从而造成了科学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对立,从历史辩证法视阈重新审视"历史科学"的科学维度和价值维度及相互关系,对于克服"历史科学"研究中存在的科学维度和价值维度的分离和对立,保持科学和价值之间必要的张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3.
法律的内在道德是富勒新自然法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也是解读富勒法律理论的重要线索之一。 作为法体系的内在道德,是现代自然法复兴的产物。理解内在道德的关键在于揭示其可能蕴含的形式维度与 接受维度。从当代自然法和法实证主义争论的情况来看,形式维度的内在道德证明了法体系中包含必然的道 德,在这个层面上打击了“分离命题”,接受维度的内在道德却可以和实证主义的“来源命题”兼容。由此,富 勒的程序自然法进路或许可以提供一种超越传统自然法和实证主义框架的新法哲学可能。  相似文献   
54.
张云飞 《前线》2016,(3):12-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布局,从空间维度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治理方略,为我国形成均衡、节约、低碳、清洁、循环、安全的生态文明空间格局指明了方向。国土是生态文明的空间载体  相似文献   
5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新阶段就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政治纪律建设思想,梳理领会习近平政治纪律建设思想的深刻意蕴,概括起来可以从历史、理论、价值、制度、实践的五个维度上系统把握,具体来说主要体现为:坚持传统的治党经验,坚持党性的政治原则,坚持人民的价值宗旨,坚持从严的制度构建、坚持问题导向的现实应对。  相似文献   
56.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为学生的新旧知识经验搭建桥梁,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中自主建构知识,这座桥梁就是创设情境、设置有价值的问题。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科学设置问题要关注四个维度。一、诱思——把问题设置在"最近发展区"有价值的问题应具有诱思功能。问题设置在"最近发展区",才能发挥问题的诱思功能。把问题设置在现有水平,问题难度过低不具思考价值;把问题设置在潜在发展水平,问题难度过高而使其失去思考价值。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要实现以诱达思,就应将问题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例如,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教学过程中,"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是重难点问题,笔者是这样来创设情境和设置问题的  相似文献   
57.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下简称“三化”),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围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马克思主义“三化”工作既是政治实践,也是文化重构。因此,从文化的视角观照这一政治进程和文化进程,对于落实十七届四中和六中全会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工作。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8.
当前,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推进以思想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为基础的队伍建设,是摆在执法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59.
张治忠 《求索》2014,(12):77-80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进程中蕴含了三个方面的价值维度: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人与自然和解的视角出发,以“类存在主义”取代“人类中心主义”,从价值观的角度辨正了“内在价值”的合理界定;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在中国的演进过程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这个理论核心的“同一式’’发展的逻辑进程;从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的哲理辨析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价值实现途径必须是基于全社会对节约观达成一致共识,形成一种节约型的、全新的社会生活方式,才能最终达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社会发展目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0.
曾哲 《法学评论》2012,(4):30-34
法治文化建设"本土化"问题由来已久,其表述具有三种方式。法治文化建设"本土化"的评价基准也有三种表达方式,但研究成果最终应能够应用于中国司法实践。法治文化建设本土化的话语维度存在普世的理论研究与特殊的规范表达、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矛盾,中国法治文化建设本土化的普世性与地区法治文化建设本土化研究的特殊性之间的张力始终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