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184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9 毫秒
61.
浅析新企业破产法出台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琳 《长白学刊》2007,(2):110-111
中国旧的企业破产法早已“时过境迁”,新企业破产法既体现了保护职工、以人为本的思想,又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国际法的惯例。该法不仅重新界定了企业破产清偿顺序,平衡了劳动债权与担保债权的权益,还首次规定金融机构破产事宜,为外资的全面进入提供便利。该法的出台实施对我国构筑金融安全“防火墙”和改善社会信用状况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新企业破产法是中国第一部市场经济的企业破产法,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完善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一部具有标志性的法律。  相似文献   
62.
庾晨 《法制与社会》2010,(34):338-338,343
破产重整人的选任是企业破产重整进入实质性程序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的选任模式表明了各国破产立法不同的利益倾向。美国的DIP模式与英国的管理人模式是破产法“债务人主义”与“债权人主义”的体现,相关规定比较完善,可供我国尚未完善的破产法制度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3.
论企业破产重整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重整作为各国为拯救濒临破产企业而设立的程序由来已久,它在维护股东、债权人和职工的利益,保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因此,在世界各国的立法和实践中受到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64.
一、问题的提出 1、“五谷道场”破产重整案——从完美到僵局 2009年2月19日法制网曾报道.北京“五谷道场”食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五谷道场”)破产重整案取得了“一个近似完美的破产重整结果”。然而.仅仅不到2个月,  相似文献   
65.
自新《企业破产法》实施以来,重整制度已经在司法实践中多次试水,而重整计划制定的成败与否,直接决定重整目标的最终实现。《企业破产法》规定了重整计划的基本内容,但对其制定的原则、过程及遵循的法理依据并无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66.
近年来公立高校中负债现象比较严重,让其破产的呼声渐高,但基于其所承担的公共教育服务和为国家培养人才的特殊职能,涉及老师学生乃至社会的整体利益,因此,本着从大局出发的原则,目前暂时不宜赋予公立高校破产能力。但是针对公立高校业已存在的严重的债务危机,应通过各种破产预防途径予以解决,实现债权人、债务人与其他利益方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67.
2006年8月27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较1986年试行的破产法,是一次立法上的重大突破,也是我国市场经济法律立法中的一件大事。在新破产法实行近一年后,本文从国外破产法体例对我们的新破产法的突破和不足进行分析,并且从法经济学角度,对破产法的契约产权理论的经济原理及实施成本收益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8.
阿晖 《新民周刊》2022,(3):44-47
战争一旦发展到了使用核武器的级别,也就意味着共同毁灭。但在承诺尽量不使用核武器的前提下,"后冷战"级别的核与非核军备竞赛,还是不可避免的。从1月10日开始,俄罗斯与美国、北约和欧安组织接连举行三次会谈,会谈的议题是关于当前的安全与局势。从去年秋天开始,围绕白俄罗斯与波兰边境移民危机、俄乌军事对峙,东欧局势不断升级,成为北约和俄罗斯对垒一个新前沿,呈现剑拔弩张之势。  相似文献   
69.
法院对公司重整计划的批准,是一种司法行为,是法院行使司法权对当事人意思自治内容是否合法进行司法审查并确认的结果。重整计划一经法院裁定批准,重整程序则依法终止。重整程序终止后,债权人对重整计划已确认的债权如果存在异议,是否可以寻求某种途径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且应该通过何种途径来具体救济呢?目前,我国《破产法》并没有对此问题进行规定。这不禁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70.
花蕾 《中国审判》2020,(7):28-31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接连发布两批全国法院服务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民商事典型案例。首批发布的10个典型案例,涵盖了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因新冠肺炎疫情停产导致的买卖合同违约、金融借款逾期等纠纷类型。第二批发布了8个典型案例,主要是人民法院审理的破产重整、破产和解案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