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7篇
法律   6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探讨血管瘤病变型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HN06克隆株的致病情况,通过人工接种7日龄SPF雏鸡ALV-J HN06株,检测HN06株对鸡体的影响。结果发现,感染鸡生长较慢,体重比对照组低。HN06株对胸腺抑制显著,对法氏囊影响不明显,外周免疫器官的脾指数比对照组大。PCR检测病毒在免疫器官中的分布结果显示,骨髓和脾在攻毒后第7天可检测到病毒整合到基因组中,法氏囊和胸腺则分别在攻毒后第14天和第21天才能检测到。通过ELISA和细胞培养技术检测病毒血症、抗体产生和排毒情况,发现HN06感染鸡血浆中第7天即出现病毒(7/21),第28天出现抗体(2/21),第21天泄殖腔出现排毒(2/21)。随着产生抗体鸡的比例升高,排毒鸡逐渐减少,42d后无排毒现象。由此可见,试验鸡后天感染HN06株出现病毒血症,HN06不但抑制机体生长,还影响免疫器官的发育;HN06首先感染免疫器官中的骨髓和脾,再感染法氏囊和胸腺;抗体的产生能抑制排毒,但病毒血症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2.
介绍了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组的特点及编码蛋白,论述了伪狂犬病病毒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包括核酸探针诊断方法、PCR诊断方法、LAMP诊断方法、鉴别诊断方法,并就其基因工程疫苗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着重阐述。  相似文献   
103.
为探究蛋鸡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致病机理,从山东省某鸡场送检的蛋鸡病料中分离鉴定出1株ALV-J,命名为SD1009株,采用PCR方法分3段扩增出SD1009株的前病毒cDNA,PCR产物经克隆酶切后顺次连接,获得1个含有完整ALV-J前病毒cDNA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BW-SD1009。全长测序及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近年来分离的ALV-J都存在缺失部分rTM和DR区的序列,缺失长度为205bp。通过外源基因嵌合的方式,将205bp嵌合进入,又获得了1个前病毒cDNA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BW-SD1009A205,将pBW-SD1009和pBW-SD1009A205分别转染DF1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禽白血病抗原试剂盒检测,反转录酶试剂盒检验,表明拯救出了2株病毒,分别命名为rSD1009和rSD1009A205。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蛋鸡ALV-J的感染性克隆,并在序列分析的基础上,又构建了第2株补全缺失序列的感染性克隆,结果表明缺失部分rTM和DR区的序列,对病毒的拯救以及病毒的复制动力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4.
为研究结核分枝杆菌Ag85B、MPT64和MPT83抗原DNA疫苗在奶牛体内诱导的免疫应答,以PJW4303为载体,构建了上述3种抗原基因的三价DNA疫苗。采用阴离子交换色谱方法提取3种质粒,混合后添加佐剂DDA免疫3月龄荷斯坦奶牛3次,采用ELISA法检测免疫奶牛的特异性抗体效价。利用双抗夹心ELISA定量测定免疫奶牛各月的IFN-γ浓度。结果显示,纯化后的DNA疫苗经质量检验达到动物免疫试验的要求;免疫前奶牛体内特异性抗体为阴性;三免后第30天MPT83、Ag85B和MPT64特异性抗体效价达到最高,均值分别为1∶3 200、1∶2 560和1∶2 880;同时免疫奶牛MPT83、Ag85B、MPT64三种蛋白诱导产生的IFN-γ在三免后第30天达到最高,分别为(630.25±94.45)、(341.65±76.75)、(51.38±9.80)pg/mL,阴性对照组PBS的IFN-γ浓度为(6.48±20.88)pg/mL。每个月的阴性对照与3种抗原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证实该三价核酸疫苗能同时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可能有利于增强疫苗对结核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05.
福建省猪流感H1和H3抗体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福建省猪群猪流感H1亚型和H3亚型的感染情况,采用ELISA方法,对2009年与2010年采集的1 323份血清进行了猪流感H1和H3抗体测定。结果显示,2009年全省猪群感染猪流感H1和H3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0.5%和21.0%,其中规模猪场的阳性率分别为53.2%和23.0%,散养户的阳性率分别为21.0%和7.8%,屠宰场的阳性率分别为33.3%和9.1%;2010年全省规模猪群感染猪流感H1和H3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9.4%和18.4%,其中种猪的阳性率分别为56.1%和20.1%,商品猪的阳性率分别为39.2%和15.8%。结果表明,福建省猪群不论饲养规模大小还是不同猪群均在不同程度上感染了猪流感,且感染猪流感H1的抗体阳性率比H3的高。  相似文献   
106.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致弱株TJM株与耐热冻干保护剂混合制备弱毒活疫苗,并对该活疫苗进行安全性、免疫保护效果和保存期试验。结果显示,4~5周龄仔猪接种该疫苗后体温正常,无任何临床可见异常。该疫苗接种猪对强毒攻击的保护率达4/5以上;将其置于2~8℃保存24个月,病毒效价降低不超过100.5 TCID50/mL。表明该疫苗对猪安全,免疫保护效果良好,且便于保存。  相似文献   
107.
采用活病毒免疫,常规杂交瘤融合的方法,获得了4株针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A/duck/Shandong/093/2004(A/D/SD/04)株血凝素(HA)的单克隆抗体A8E8、D2F8、A8C8和C3G4。其中A8E8可以与11株不同来源的H5N1AIV发生交叉免疫抑制性反应(HI),具有广谱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用A8E8单克隆抗体测定A/D/SD/04株对COS1和MDCK2种细胞的半数感染量(TCID50),结果显示,A/D/SD/04株在COS1上的TCID50为10-5.33/0.1mL,在MDCK上的为10-7.33/0.1mL。将编码A/D/SD/04株的HA基因质粒与PR8质粒共转染COS1细胞后,用A8E8进行IFA,能观察到特异性绿色荧光,这与鸡胚接种结果相符。表明,用此单克隆抗体能准确地检测到H5重组病毒。  相似文献   
108.
本文针对北京海淀大学区消费者对禽类食品安全的支付意愿(WTP)和接受补偿意愿(WTA)的调查数据,利用描述性统计,得出该地区消费者的WTP和WTA具体金额,并且对两者形成的差值和比值进行详实分析。同时,本文还利用回归解释了影响消费者支付和接受补偿意愿的因素。最后阐释预防和制止禽流感发生和蔓延的重要性,强调通过大力宣传,提高消费者对疾病防治和食品安全的重视等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109.
为评价羊口疮病毒(OrfV)F1L与B2L基因核酸疫苗PVAX1-F1L、PVAX1-B2L联合免疫小鼠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的应答效果,分别将PVAX1-F1L+PVAX1-B2L、PVAX1-B2L、PVAX1-F1L、PVAX1空载体与PBS通过后腿肌肉注射方式免疫小鼠,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不同时间段的小鼠血清中OrfV特异性抗体及细胞因子IL-2、IL-4和IFN-γ,并通过MTT法检测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显示,PVAX1-F1L+PVAX1-B2L联合免疫组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及IL-2、IFN-γ细胞因子水平显著(P<0.05)高于PVAX1-F1L和PVAX1-B2L单独免疫组,IL-4细胞因子水平差异不明显,但均与PVAX1空载体和PBS组差异极显著(P<0.01);PVAX1-F1L+PVAX1-B2L联合免疫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与PVAX1-F1L和PVAX1-B2L单独免疫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PVAX1空载体和PBS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PVAX1-F1L+PVAX1-B2L联合免疫小鼠能够增强OrfV特异性抗体的分泌和细胞免疫应答,这为羊口疮新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0.
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直在对国家安全的内涵产生影响,技术能力的发展会增加威胁国家安全的手段和模式,科学技术的滥用也会危及社会安全。生物技术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发展极为迅猛,其影响面极广,涉及微生物、动植物、生态环境、医学、农业、粮食、生化战争、生物恐怖主义、人的健康、人口安全等方面,其覆盖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是其他任何技术都无法比拟的。生物欠防备是指在现实生物安全威胁面前准备不充分和应对不够有效的状况。中国既处于生物欠防备状态,也处于一定程度的生物欠防卫状态,这表现在中国的药物(含疫苗)、水、粮食、种子均处于不设防开放的状态。造成这种状态的根本原因是认识问题,生物技术本身具有前沿性、复杂性,其管理具有跨军民界限、跨学科界限、跨政府部门界限、跨政府任期界限、跨国界的特点,中国现有管理模式不适应这些特点。今后,应密切关注和防范生物技术研发与应用过程中特有的安全风险以及生物技术被有意识用于安全威胁的现实可能性和严重危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