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1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922篇
中国共产党   645篇
中国政治   872篇
政治理论   134篇
综合类   3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369篇
  2010年   344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廉政工作亮点多,党员干部树清廉。干群同唱和谐歌,风清气正艳阳天……”9月16日,苍溪县歧坪镇宋江社区小广场上,年逾花甲的蔺华富、马思兰正扭着秧歌,打着金钱板,唱着他们自编自导的快板《风清气正好歧坪》。“这些都是‘百里新村廉政文化示范带’建设带给我们的显著变化!”歧坪镇党委书记侯彬深有感触地说,“以前,镇上群众信访多、矛盾纠纷多、干群关系不和谐,通过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匡扶正气,现在我们干部的压力小多了!”  相似文献   
62.
《江淮》2012,(12):40
一是信访一线"补课"。今年以来,先后选派15名新提拔年轻干部到信访部门挂任信访员。二是拆违一线"拉练"。在前期抽调300名干部全天候参与城区查违遏违、市政重点工程等中心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又选派12名干部组成2个工作组赴城关镇督促和指导征地工作。  相似文献   
63.
袁刚 《人民论坛》2013,(22):30-31
群众有冤不找法院,"信访不信法",千方百计找组织找领导,而且"信上不信下","信大不信小",想方设法找有权有势的大官如果贯彻了法治精神,苦情含冤者也就不会盲目上访找大官,找也没有用信访工作是政治清浊的晴雨表吏民上书上访诉苦伸冤告状,即我们现今所谓的"人民来信来访",简称"信访",是古今中外都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直接反映社会治理的情状,反映统治与被统治者之间或曰官民之间  相似文献   
64.
既然80%以上基层应该解决、也可以解决,那么中层政府就要考虑一种"基层解决,中层终结"的民冤表达和处理机制上访是中国特色的一种政治过程,既传递着传统的"鸣冤"情结,又呼应着现代的"诉权"心理。一个完整的政治体系需要提供某种民情上达的通道,否则,它就难以运转下去。民情中的民冤指的是民众根据某种标准(一般是统治集团提供的意识形态和治理规  相似文献   
65.
2013年11月国家取消信访排名,这次对我国信访制度的积极调整,表现出国家对保障公民的信访权的高度重视.而在实践中一些人常常将公民的信访权与请愿权相混淆,只认识到了两者在性质、价值与功能上的高度相似性,却忽略了其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对信访权与请愿权的比较研究,对我国在信访制度上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66.
张祥 《企业党建》2012,(7):28-29
企业监察信访是纪检监察业务中的第一道程序,是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执纪的一项基础工作,其主要作用有四个方面:一是联系沟通作用,二是信息反馈作用,三是监督保障作用.四是协调疏导作用。特别是操作性较强的监督保障作用.在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促进、维护企业健康发展的监督平台。  相似文献   
67.
根据中央政法委制定的政法[2005]9号文件《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终结办法》第二条规定,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是指依法属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处理的信访案件。本文则以法院涉法涉诉信访现状为立足点,对建立完善涉法涉诉信访终结制度提出一些想法,为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8.
诉讼与信访分离是信访功能定位的第一步,信访制度功能合理定位应从我国整体纠纷解决体系的视角出发,以保障公民表达自由,树立司法权威为前提.根据我国政治体制以及现代社会发展趋势,把信访制度纳入人大的框架之内,将其功能定位为:政治参与、权力监督以及补充救济.  相似文献   
69.
倪新兵 《岭南学刊》2012,(1):117-120
信访制度在我国具有公民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实现权利救济和化解纠纷,充当着社会“安全阀”的重要功能。但现行信访制度却面临着较大的困境。为使我国的信访走出目前的困境,在宏观层面上,要加快建立规范的社会公众政治参与秩序;在中观层面上,要全面推进司法、行政救济和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在微观层面上,要加快推进法治导向的信访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70.
龙碧霞 《法制与社会》2013,(24):167-168
随着近年来涉检信访数量的上升及息诉罢访难度的加大,检察机关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用法治的方式方法切实处理好涉检信访?本文认为,借用六西格玛理论来改进涉检信访工作,不失为另辟蹊径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