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25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6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339篇
中国共产党   292篇
中国政治   544篇
政治理论   203篇
综合类   3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中西管理人性假设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假设是管理理论的前提。在管理思想史上,人性假设中国以性善论、性恶论和人性二重论为代表,西方以“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为代表。两者分别根植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并具有许多相似性。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我国的哲学人性论研究呈现出几种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为根据的人性论、结构层次人性论、“类哲学”的双重生命人性论、文化人性论、伦理本位的人性论、实践人性论等.从中可以归结出几个困惑与疑难问题:(1)我们近年来对人性问题的认识与以往相比是否达到了本质上的革新?(2)人的存在状况与其本质属性是否已经完成或可以完成,人性问题可以得出封闭性的结论吗?(3)人性论与社会历史观是相互从属,还是随着时代变迁而此消彼长?(4)马克思关于人性研究的论断在当今时代是否可以被超越?(5)人性论是否可作为对人的研究和对一切哲学问题研究的出发点?给出破解这些疑难问题的解答,对于深化当下的哲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3.
<正>刘黎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2002年起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工作;2006年9月调入奥运村人民法庭,从事民事审判工作,历任助理审判员、审判员,现任该法庭副庭长。因工作业绩突出,2011年荣获北京市法院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2年被评为北京市法院系统"双优民事法官";2013年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4.
《学理论》2016,(5)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主要具有三重意蕴:其一是属人性,就是指它不仅是一种人创造并一直从事的活动,而且在实质上直接就是一种人的活动;其二是文化性,就是指它不仅是对一种特殊文化的传播,而且还以特定的社会文化为载体;其三是化人性,就是指它不仅是一种将社会规范与道德伦理内化至个体心理层面的机制,而且还能够推进人的文化生成。借由对思想政治教育属人性、文化性以及化人性的大力推进,其人文性必将得以极大彰显。  相似文献   
45.
佛教认为人是兼具善恶两性的,在此法理下,池田大作提出了"人性革命"的思想,透过"善恶不二"的人性观,在道德哲学的范畴中,对"人性革命"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实现途径进行研究,从中探寻池田大作具有先进性的德育理念,并结合我国德育的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其应用到我们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中,对我国德育工作有很大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6.
雷锋的生命只有短暂的22年,然而就在这有限的时空当中,他却用平凡的积累彰显了生命的要义;用人性的光辉给世间增添了温情。他把忠诚、善良、无私、敬业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全人类共有的道德价值演绎到了极致,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由衷的爱戴和崇敬。半个世纪以来,雷锋始终活在人民的心中。他的事迹不断地被搬上银幕,搬上舞台,搬进荧屏,以雷锋事迹为题材创作的各类作品以及主题学习活动,更是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47.
见义勇为、匡扶正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今天,这些原本人性中的道德本能与良好社会风尚似乎变成了许多人迟疑不决的纠结:见老人摔倒不敢扶,小孩身陷危险不敢救……当我们集体进行道德反思、呼唤道德复苏之时,可曾追问还有他因?  相似文献   
48.
《学理论》2015,(1)
党性与人性有何关系、怎么结合?党的群众路线与党性、人性又有何关系、怎样结合?本文认为党性与人性高度统一,锤炼党性与提升人性高度统一,这一过程又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高度统一,提出了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过程中牢固坚守党性、不断提升人性。  相似文献   
49.
君子三乐     
傅佩荣 《当代贵州》2013,(27):66-66
孟子说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父母都健康,兄弟姐妹无灾无难,这是第一种快乐;对上无愧于天,对下无愧于人,这是第二种快乐;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而教育他们,这是第三种快乐。孟子认为,无论多大的荣华富贵都比不上这三种真正的快乐。首先,父母健在,兄弟姐妹也没有灾患,那就是人生至乐了。为什么呢?因为父母在世,才能引起我们的孝顺之心;兄弟姐妹没有灾患,才能引起我们的友爱之心,  相似文献   
50.
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作家,余华早期以残酷冷静的叙事风格独树一帜,到了《活着》,余华残酷冷静的叙事风格已不再走极端化的路线,而开始淡化叙事风格的特色,更关注文本本身的意义。通过冷静质朴地叙写一种在无言抗争中活着的方式,《活着》自始至终蕴含着对人性的礼赞,实现了从注重文本表现形式,到注重文本本身意义的突破,《活着》不仅是余华文学创作的分水岭,也是其文学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