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篇
  免费   35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386篇
中国共产党   140篇
中国政治   224篇
政治理论   50篇
综合类   17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对混合法制的研究在近几年开始受到西方学者的关注,无论国际法的产生还是执行都有赖于属于不同法系的各主权国家的接受,因此,洞悉国际法的混合法特征有助于从混合法体系中寻求国际问题的解决办法。无论从国际法的历史和渊源看,还是它的司法制度,公、私法归属等方面都兼具两大法系的特征,具有混合法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2.
本文指出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判例制度在生成背景、法律地位、创制根据、适用条件、拘束力、作用、制作、变更与废止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比较分析两者的差异对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判例制度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3.
信托是英美法系最有特色的法律制度,海顿教授曾将其描述为盎格鲁萨克斯人的守护天使,冷漠地、无所不在地陪伴着他们,从摇篮到坟墓。①足可见信托的魅力。我国于2001年正式引进了信托制度。但相比于其发源地,我国信托制度的应用范围则较为狭窄。归其原因,在于司法实务中法官往往难以准确识别信托这一舶来品。故本文旨在对大陆法系语境下对信托合同的识别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力求为信托合同的识别总结出一般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4.
一、严格责任制度的发展 严格责任是英美法系首先创制并较多适用到刑法上的法律制度,它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5.
法律与金融学派由四位美国的经济学家(LLSV)所开创,认为法律起源(法系归属)所辖的法律制度(尤其是不同的金融法律)决定了一国的公司治理结构、金融市场甚至是整个经济的发展。这种观点可以被称做法律起源论,即法系决定了法律,法律与金  相似文献   
106.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文登市人大常委会特别重视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人人大工作,调动人大代表的积极性,着力推进和督促解决好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增强了人大工作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7.
近代检察制度的产生,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特点有直接关系,并由此产生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检察制度。一是以控权为核心,通过对警察和法官的双重控制,建立了一种控权型的检察制度。  相似文献   
108.
中国古代判例法与普通法系的判例法的异同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中国古代判例法与普通法系的判例法的相同点有:认识论上都以折衷可知论为基础。中国古代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学派有可知论的立场,但到战国晚期,特别汉朝时开始出现折衷主义的思潮。中国古代判例法在先例创制上由于受到儒家等道德伦理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实质性说理取向。两者的不同点有:中国古代判例法的效力来源基本上是一种权力结构下产物,而普通法系却是一种习惯、非权力下的产物。比较分析两者可以发现如下结论:判例法的运行对社会权力结构与社会价值语境具有很高的依赖性,于是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不同时期由于社会权力结构与社会价值语境的不同,所以导致了相应国家、社会和时期的判例法呈现出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09.
表见代理制度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民事法律行为,本文分析了表见代理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两大法系表见代理立法状况,深入探讨了表见代理制度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和法律背景,分析比较了两大法系关于表见代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并总结了我国有关表见代理的立法规定。  相似文献   
110.
一、刑事品格证据排除规则及原理 品格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一个人的名誉。是社会对个人在道德领域的一种评价。在证据法中.品格一词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含义:第一,它可以指一个人在其生存的社区里所享有的声誉;第二,它可以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某种行为方式的倾向性;第三。它还可以指一个人历史中的特定事件,如先前曾由于刑事犯罪而被判刑等。品格证据则是指证明参与诉讼的主体品德、品行好坏的证据。对于品格证据是否能够产生法律意义上的效力。以及最终是否可以作为法律意义上的证据使用等问题,英美法系国家通常认为,品格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和或然的。并且带有很大的偏见性影响,会对客观认定案件事实产生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