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4篇
法律   100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3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61.
余涛 《政法学刊》2013,30(1):81-86
当前在疑难案件中,法律的正确适用是司法的核心问题及公众关注的焦点。但由于"法律观"的差别,使得疑难案件的法律适用存在诸多问题。从学术史及方法论角度看,学者们处理疑难案件有各种方法,但最终都依赖对"法"的正确认识及案件事实与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的澄清。只有在个案事实与规范的融贯中,在实践理性理论框架内,通过类推等方法,发现、鉴别法律规范才能使疑难案件得以恰当处理。  相似文献   
162.
庞朝骥 《政府法制》2011,(32):45-45
宋世景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循吏。根据《魏书·良吏列传》记载,他博览群书,尤其擅长刑法和明理,审理疑难案件时,剖析裁断非常流畅。  相似文献   
163.
陈金钊 《现代法学》2013,35(5):3-22
疑难案件超出了法律规范的涵摄范围,对它的处理不仅需要法律发现、法律推理和法律解释,还需要一种"把法律作为修辞"的思维方式。法律修辞是在其他法律方法的基础上,依照法律体系的规范性和案件的具体语境对当事人等进行的劝导和论辩。它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单一性,通过修辞上的"谋篇布局"着眼于对各方当事人的说服。所以,法律修辞是运用法治意识形态所构建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中国语境下,法律修辞对疑难案件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4.
疑难案件的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疑难案件的内涵和外延的辨析,多视角、多层次地分析了疑难案件的成因,这对提高疑难案件的侦破效率,维护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5.
亲属相隐     
何进 《江淮法治》2008,(16):35-35
西汉时期曾发生了一起疑难案件:有一名男子甲没有儿子,后来他在道路旁拾到了一个别人遗弃的小孩乙,于是他就将小孩收养为自己的儿子。小孩长大后,在外杀人犯了罪.逃回家中将杀人的事情告诉了男子甲.甲听后就赶忙把乙隐藏了起来。案发后,审理案件的地方官员认为案件属于疑难案件.于是就上报到董仲舒那里.董仲舒认为,虽然乙不是甲的亲生儿子.但甲乙实际上已经形成了父子关系.谁也否定不了这个事实。所以根据“父为子隐”的原则.甲为乙隐瞒罪名,不构成犯罪。后来皇帝亲自下诏认为董仲舒的判决是对的。  相似文献   
166.
付俊宝 《学习月刊》2009,(22):38-39
审判委员会制度作为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讨论、决定重大疑难案件,总结审判经验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67.
从侦查思维的角度看,疑难案件的侦破,应搞好疑难案件的测定,把握侦查思维的策略选择、一般规则及一些具体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68.
司法利益衡量论批判否定了法律形式主义僵化机械的法律思维方法,引发了法律本体论、法律认识论、法律方法论和法律价值论等诸多领域的深刻理论变革。司法利益衡量论强调法官在司法裁判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从而使法官的价值判断从法律规则、法律逻辑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对于维护司法公正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9.
在我国既有的对疑难案件的研究中,论者多从语义学角度将疑难案件的成因归结为法律的开放性结构,并将理论基础追溯到哈特于《法律的概念》中所持的观点。然而这不仅不符合哈特提出法律开放结构的理论语境,同时也忽略了开放结构在哈特理论中是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法而非产生根源这一重要观点。该误读的产生,究其实质乃在于既有研究混淆了语义学与语用学之间的界限,过度依赖于脱离语境的语义学分析,不仅无法认识到疑难案件产生的根源,也无法为其解决提供有力方案。  相似文献   
170.
正2014年10月30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北京高院)召开新闻通报会,向社会公布2014年前三个季度专利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的审理情况。其中,商标类案件增长迅猛,呈现复杂疑难案件占比高、涉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