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99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25篇
各国政治   53篇
工人农民   158篇
世界政治   50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篇
法律   11164篇
中国共产党   1248篇
中国政治   3416篇
政治理论   863篇
综合类   3803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256篇
  2020年   290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590篇
  2014年   1515篇
  2013年   1471篇
  2012年   1595篇
  2011年   1677篇
  2010年   1607篇
  2009年   1596篇
  2008年   1777篇
  2007年   1399篇
  2006年   1147篇
  2005年   1075篇
  2004年   1028篇
  2003年   875篇
  2002年   772篇
  2001年   565篇
  2000年   445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郭庆珠 《学习论坛》2005,21(12):71-74
行政规划的频繁运用是现代行政的一个重要特色之一。防止行政规划利益配置的异化,实现公益、私益博弈的良性动态平衡,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必须克服因制度性因素和非制度性因素造成的影响规划利害关系人权利实现的诸多现实问题,改进权利实现路径,完善制度设计,重点是完善和加强规划确定裁决前的程序保障和确定裁决后的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62.
权力显示着威严和力量,而权利则寓意着尊严和利益。人类无时无刻不在撰写着权力与权利的历史。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受到权力与权利的触动。一、人为权利而活,法为权利而生18世纪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康德在其《法哲学》一书中就提出了权利学说,认为人生出来第一需要就是有吃有穿有睡有玩的生存的权利,而不需要任何权力,没有人出生后就想去管人。他主张“天赋人权(利)论”。其观点影响了整个世界。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就宣称,人人生而平等,其中包括“生命权利、自由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亦把天赋人…  相似文献   
63.
2002年1月,美国一位联邦法官作出了一项石破天惊的裁决:指纹鉴定不是科学。这位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法官可不是泛泛之辈。他名叫路易斯·波拉克,曾先后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和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他的这一裁决自然也是非同寻常,它可能使指纹鉴定这一法庭科学的基石出现动摇,还可能使人们司空见惯的各种法庭技术,如笔迹鉴定、枪弹痕迹鉴定等的科学地位,也同样面临威胁。  相似文献   
64.
遗失物拾得人的义务与权利 ,依现《民法通则》规定 ,过于简略 ,难以适用 ,目前学者起草的《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在具体问题上有值得斟酌的余地。  相似文献   
65.
“恶意诉讼”的社会危害性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民法律素质迅速提高,权利意识不断强化,在公民通过诉讼途径保护合法权益的意识逐步增强的同时,公民借助诉讼这一合法的外在形式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者损害他人利益的动机同样得到了“强化”,”恶意诉讼”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容人们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恶意诉讼”的社会危害性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6.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吸收了美英对抗式诉讼制度的一些要素,确立了我国刑事审判中的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为建立完善我国刑事审判制度尤其是证据制度,深入讨论坚持实行直接言词原则的重大意义、坚持实行直接言词原则的法律根据、实行直接言词原则的现状、坚持实行直接言词原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67.
证据收集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婕 《现代法学》2002,24(3):118-123
我国在强调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同时 ,对当事人收集证据的权利缺乏充分、有效的保障。本文在分析两大法系证据收集制度差异及其成因的基础上 ,对我国证据收集程序的运作方式、证据提供义务的范围及违反证据提供义务的制裁措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8.
保险监管应建立跨行业信息共享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1年11月10日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以全体协商一致的方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这不仅宣告了中国长达15年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终于结束,同时又标志着一个历史性时刻的诞生。自此,中国将在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基础上,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履行自己的承诺。  相似文献   
69.
晏莉 《四川审判》2002,(1):28-29
司法认知作为一种诉讼证明方式,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并不鲜见,笔者在法院系统经过细致的调查和访谈,试图站在审判实践的角度剖析司法认知,以期对我国即将进行的证据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0.
权利表见责任研究——以物权法善意取得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焜 《政治与法律》2007,13(3):83-88
善意取得理论解决的是外观信赖人取得受让财产权利的正当性问题,而真权利人丧失权利的法理正当性则在于其应承担的权利表见责任。权利表见责任,即所谓“对权利表象的责任”。权利表见责任有其认识论和实践论上的必然性,其法理基础在于理性受意人角度的意思表示解释理论。权利表见责任的实质是一种法律上的拘束,是作为第一性的义务,而非第二性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