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4篇
法律   209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9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我国已形成制造木马、传播木马、盗窃QQ账户信息、第三方平台销赃、洗钱等分工明确的网上黑色产业链。QQ盗号黑色产业链犯罪侵犯QQ用户的个人信息、虚拟财产和现实财产,严重危害了我国网络环境的健康运行。对QQ盗号黑色产业链犯罪的认定及应对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2.
基于证据法与程序法的关系,审判阶段适用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区别于其他诉讼阶段国家专门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刑事司法行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以审判阶段为中心设定的证据法规则,检察机关审查证据的司法行为也将受到其制约.从证据法学的角度理解何谓“给审判案件的法官制定的游戏规则”,是检察机关正确认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非法取证行为威慑作用的前提;同时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解,也为检察机关正确适用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排除非法证据”奠定了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3.
构建我国刑诉法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要以我国的现有法律体系为根基。文章通过对我国现有法律体系的考察,提出了构建我国刑诉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合理设想及其自身良性运行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74.
人类DNA遗传特征多态性使DNA技术成为各国警方侦办案件的重要技术手段,但DNA检验鉴定采样合法性和结论可采性须由立法规定。众多国家和地区针对DNA采样和鉴定结论应用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我国相关法律细则尚处空白,因此,应尽快制定我国DNA鉴定采样与应用法规,规范DNA鉴定样本采集与证据采信。  相似文献   
75.
陈玺  宋志军 《证据科学》2009,17(5):597-607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其法律制度也达到了古代封建法制的最高水平。唐代总结其前代王朝刑事证据之经验并有所创新,直接影响着后世。唐代立法和司法实践体现了据证惟实、重视伦理权衡等证据原则,主要证据形式包括口供、证人证言、物证、书证和勘验笔录,相应的取证方法主要有取得口供和证言的刑讯、获取实物证据的现场勘验和搜查,司法官员运用经验和逻辑推理综合审查和运用证据。  相似文献   
76.
证据法学是研究证据规则的学科,它是以诉讼活动为基础并存在于诉讼活动中的,以刑事诉讼为例,刑事诉讼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受认识论的指导,因此,证据法学也是以认识论为其理论基础的。另一方面,程序正义论也是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只不过认识论与程序正义论处于不同层次而已,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是以认识论为原则,以程序正义论为例外。  相似文献   
77.
证据法的理性主义传统,既要求通过理性证明的方式去查明事实真相,而非诉诸神明和暴力;又不以追求真相为最高目的,而是将其视为实现正义的手段.这种理性传统,决定了法治国家证据制度具有求真、求善的双重功能,并将公正奉为首要价值,从而奠定了基本权利保障的价值取向.我国证据法学研究和证据制度建设正在经历从义务本位向权利本位转型,权...  相似文献   
78.
认罪认罚从宽试点制度中无论是原则性的证据规则还是具体性的证据规则都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有效实施。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予以确认,但是对其涉及的特殊性的证据规则鲜有涉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证明标准应采取定罪证明标准与量刑标准相互区分的双阶标准,以充分体现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特殊性。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具体性证据规则,包括侦查阶段重点重构有关保障认罪自愿性的取证规则;起诉阶段的具体性证据规则突出认罪认罚的量刑合意证据规则;审判阶段的具体性证据规则要体现事实审查和自愿性认罪的双审查具体性证据核查规则以及认罪撤回的证据规则。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证据规则的立法路径上,必须考虑中国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要求,将证据性规则与程序性规则,将实体性证据规则与程序性证据规则有机统合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文本中。  相似文献   
79.
The increasing complexity of policy problems, coupled with the political desire to base new policies on the foundation of firm evidence, has accelerated the development of policy assessment tools. These range from complex computer models and cost benefit analysis through simple checklists and decision trees. In the last decade, many governments have established formal policy assessment systems to harness these tool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more evidence-based policy making. These tools are potentially widely available, but to what extent are they used by policy makers and what becomes of the evidence that they generate?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se questions by studying the empirical patterns of tool use across 37 cases in three European countries and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It uses a simple classification of tools into advanced, formal and simple types. It finds that even when tools are embedded in policy assessment systems, their use is differentiated and on the whole very limited, in particular when it comes to more advanced tools. It then explores these patterns from contrasting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to shed light on why, when and how different policy assessment tools are used in the policy process.  相似文献   
80.
欧卫安 《法学论坛》2007,22(1):119-123
翻供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后来之无罪、罪轻之陈述推翻了原来有罪、罪重之陈述.翻供现象之普遍化使现有证据制度在证据概念上的伦理尴尬、在证据能力与证据采信上的保守偏信、在证明责任上的有失公正等诸多问题暴露无遗.司法层面上翻供现象的逐步消除,有赖于立法上从自白任意性到自由心证等一系列现代证据规则体系的合理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