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1篇
  免费   1058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6494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3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286篇
  2019年   285篇
  2018年   297篇
  2017年   408篇
  2016年   519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486篇
  2013年   505篇
  2012年   435篇
  2011年   579篇
  2010年   462篇
  2009年   466篇
  2008年   383篇
  2007年   340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8 毫秒
31.
目的总结杀亲案件的特点,为此类案件的分析、预防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溧阳地区2004—2014年破获的17例杀亲案件,对原始登记信息、现场勘验笔录、尸体检验鉴定书、破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例杀亲案件中受害人以女性居多,嫌疑人以男性居多,杀人动机以配偶不忠或怀疑配偶不忠占较高比例。杀亲案件中有精神病患者杀人、伪装杀人,嫌疑人杀人后自杀占有一定比例。结论杀亲案件多与婚外性行为、精神病患者杀人等家庭因素有关,部分为杀人旋即自杀,致伤工具具有简单随意、易于获取的特点。  相似文献   
32.
甲基苯丙胺(MA)是近年来在我国公共场所流行滥用的成瘾性药物,俗称"冰毒"。目前实验研究发现,MA对人体多个系统都具有毒性作用,其中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损害作用较为显著。临床表现上,MA中毒主要导致了以心率和血压改变为特异性表现的一系列症状,以及继发的心脏结构改变所导致的心脏损害;病理学上,MA中毒导致了心肌坏死、心肌间质炎细胞增多、心肌纤维化、心肌梗死等。法医学研究中,发现了MA急性中毒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MA引起的心律失常和室颤,慢性中毒的死因较多,以MA慢性中毒导致高血压、心肌病、心肌梗死等为主。MA中毒的心肌毒性的分子机制表现为心肌内多种蛋白质表达的改变。目前MA心肌毒性的机制研究较多,但仍未完全查明。本文通过对近年来MA心肌毒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二轮摩托车交通事故的现场特点和驾乘人员的损伤特征,为甄别摩托车驾乘人员提供信息。方法收集本区2005年至2014年142例二轮摩托车交通事故人员伤亡资料,包括事故经过、事故类型、现场特点、车辆特点、驾乘人员情况、损伤情况及死亡原因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二轮摩托车驾乘人员在各类型事故中的损伤部位和特征、出现率及严重程度有明显的区别,事故现场有规律性。结论通过现场与人体损伤特征的分析,可以甄别摩托车驾乘人员。  相似文献   
34.
目的阐述椎弓崩裂与外伤之间伤病关系的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收集26例椎弓崩裂案例,从年龄、伴随症状、治疗方式、致伤方式等方面讨论此类病例的特点。结果认定外伤与损伤后果之间存在一定因果关系的2例被鉴定人年龄均在50岁以下,致伤方式均为高能量损伤,且均伴有合并伤,2例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结论应关注50岁以下中青年外伤后椎弓崩裂与外伤之间的伤病关系分析。对于选择手术治疗者,更需分析两者之间的伤病关系。  相似文献   
35.
死亡时间的准确推断一直是法医学的难题。昆虫学方法已被认为是死亡时间推断的有效方法。尸食性蝇类发育生物学在死亡时间推断中有着重要地位。蚤蝇体形微小,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可成为尸体上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昆虫证据。本文从尸食性蚤蝇的作用、种属鉴定以及日龄推断方面,综述了利用尸食性蚤蝇推断死亡时间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6.
眼组织推断死亡时间一直是国内外法医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从肉眼观到镜下观,从细胞水平到分子水平,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和报告出现。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眼角膜、视网膜、玻璃体液及房水等均出现规律性的变化,并与死亡时间高度相关,可用于死亡时间推断。本文对其在法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37.
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后,为促进和保障刑事司法公正,与司法鉴定相关的制度、程序需要进一步完善.应当基于司法鉴定作为证据的基本特点,着眼于保障当事人的权利和规制职权机关的权力,从诉讼程序、证据制度以及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推动我国相关程序、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38.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HTS) of large panels of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or complimentary approach to short tandem repeats (STRs) panels for the analysis of complex DNA mixture forensic samples. For STRs, methods to estimate individual contribution concentrations compar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peak heights, peak areas, or HTS allele read counts within a mixture.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ree approaches (mean, median, and slope methods) for estimating individual DNA contributions to forensic mixtures for HTS/massively parallel sequencing (MPS) SNP panels. For SNPs, the major:minor allele ratios or counts, unique to each contributor, were compared to estimate contributor proportion within the mixture using the mean, median, and slope intercept for these alleles. The estimates for these three methods were typically within 5% of planned experimental contributions for defined mixtures.  相似文献   
39.
Fluoxetine is a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common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a variety of psychopathological conditions. As such, fluoxetine may be expected to appear in clinical and forensic cases. Dermestes maculatus De Geer (Coleoptera: Dermestidae)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relevant component of the insect fauna associated with decomposing human and animal remains.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fluoxetine on developing D. maculatus using two‐drug administration models: a non‐living animal model (pork muscle) and a living one (Sus scrofa L. pigs). We assessed the duration of immature stages and total life cycle, as well as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body length, cephalic width, and weight). The effect of fluoxetine was studied at an overdose concentration: In the non‐living animal model the drug was mixed with macerated pork muscle (2000 mg/kg) and in the living animal model, pigs were given the drug orally (833 mg/kg). A control was used for each model. Daily observations were performed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s. GC‐MS was used for drug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uration of immature stages, life cycle, larval mortality,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or sex ratio, between treatment and control, regardless of the drug administration model. Given that fluoxetine had no detectable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D. maculatus, detection of this drug in forensic situations would not compromise the accuracy of PMI estimations.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血色原微量分光法作为血痕确证试验的可行性。方法用离心分离的检材浸洗液代替检材,与改良高山试剂进行血色原反应,用微量分光光度计测定吸收光谱,判断检材是否含血。在优化参数的基础上,用倍比稀释的粗制人血红蛋白测定方法的灵敏度,用常见疑似血液/血斑,以及不同保存时间、不同基质的血斑测定方法的特异性和检材适应能力。结果用血色原微量分光法,仅血液(斑)具有415nm、525nm和555nm三个吸收峰组成的特异光谱,与常见疑似血液/斑没有交叉。反应2min,上样2.5μL,稀释1000倍的人血可稳定获得三峰光谱。通过延长浸洗时间、设置基质对照,10年陈旧血纱、有色布上的血斑等均可有效确证。三个吸收峰的高度与检液的血含量呈正相关,且525nm和555nm的吸光度变化趋势一致(y=0.523 2x+0.027 4,R2=0.997 1)。结论血色原微量分光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简便,可纳入DNA检验流程之中,在实际检案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替代传统结晶法用于教学,更符合当前学生技能和意识的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