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33篇
世界政治   15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篇
法律   342篇
中国共产党   1975篇
中国政治   1228篇
政治理论   461篇
综合类   47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386篇
  2013年   372篇
  2012年   442篇
  2011年   516篇
  2010年   362篇
  2009年   337篇
  2008年   363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人本学维度对共产主义的本质内涵作了科学阐释: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这种占有是以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它保存了人类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是历史之谜的最终解答。  相似文献   
102.
劳务派遣和同工同酬的问题成为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的最大亮点。那么,如何理解并实行,在理论和审判实务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呢?一位学者和一位法官的意见或许会让我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3.
康树元  颜小燕 《前沿》2012,(4):24-25
中国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催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各个方面都完整准确地体现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在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温《共产党宣言》等马列主义经典论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4.
朱永新 《民主》2012,(10):7-8
公平和效率的问题,始终是任何改革都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既反映了改革的不同价值取向.也是改革处在不同时期时的不同选择。教育改革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05.
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去马克思化"倾向,它具体表现为人们或者不重视马克思本人的学说、观点,或者滥用、误读马克思思想中的一些重要范畴,如此一来,"马克思的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就被边缘化了。这种"去马克思化"的倾向一方面使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失去了巨大的思想根源,同时也必然导致其理论自身合法性的消解。  相似文献   
106.
冯锐 《人民公安》2012,(18):17-20
作为一名刑侦指挥员,最为重要的是"责任"二字,担任公安局局长也是一样; 合理高效的全新警务机制能够焕发出蕴含在民警心中的职业理想; 在我内心深处,我不想我们的民警因为工作上的辛勤付出,最后成为"工作上的强者、生活上的弱者"。  相似文献   
107.
这是一九二一年的七月,内忧外患,国民哀伤 南湖的一只游船上飘来了共产主义的芬芳 这是一九四五年的十二月,同心作证,群情激昂 上海的文化教育界迎来了渴望新生的目光  相似文献   
108.
《党建》2012,(10):38-38
陈望道是第一个把《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把这一著作全文传入中国的人。他是浙江义乌县人,1915年留学日本,1919年6月回国后,任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教师,积极从事新文化运动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1920年6月,他参加了陈独秀等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他于1919年底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公开出版。  相似文献   
109.
《党课》2012,(5):33-34
顾名思义,共产党就是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党,共产党的名称中就蕴含着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然逻辑,共产党员就是立志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人。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硬道理。中国共产党章程开宗明义地宣布:“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10.
在出席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中,包惠僧身份特殊:他是唯一一个由陈独秀个人指定的代表,而非由共产主义小组推选产生的。包惠僧何以得到陈独秀如此器重和信任?探索两人的人际交往和思想联系,很有意思。他们从素昧平生到一见如故的师生;从彼此之间无话不谈的同志和战友,到大革命失败后都离开了党的事业而走上了不同道路的朋友。正是由于两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