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22篇
  免费   487篇
  国内免费   208篇
各国政治   982篇
工人农民   1774篇
世界政治   266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55篇
法律   11469篇
中国共产党   13511篇
中国政治   26237篇
政治理论   7395篇
综合类   10030篇
  2024年   137篇
  2023年   562篇
  2022年   429篇
  2021年   665篇
  2020年   826篇
  2019年   669篇
  2018年   268篇
  2017年   557篇
  2016年   1100篇
  2015年   2093篇
  2014年   5659篇
  2013年   6016篇
  2012年   6628篇
  2011年   7246篇
  2010年   6558篇
  2009年   6703篇
  2008年   7727篇
  2007年   5213篇
  2006年   4406篇
  2005年   3400篇
  2004年   2677篇
  2003年   2131篇
  2002年   1870篇
  2001年   1387篇
  2000年   1288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13.
随着全球贸易关系的深度调整和国际贸易规则的升级重构,WTO改革已成定势。WTO主要成员提交的改革方案或建议均承认WTO体制已跟不上国际贸易局势的深刻变化,但认为所有问题的解决都必须倚重于WTO组织运行机制、贸易政策监督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等程序机制的公平性和有效性。程序机制对实体规则的适用和实施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和影响,因而WTO的改革问题就突出表现为对其程序机制的更新和完善。WTO程序机制存在的功能性缺陷及其法律本源,致使在调整成员间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多边体制运行的公平和效率以及多边贸易关系的新议题和老问题等方面严重失衡,造成WTO成员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变通和转移,并使其现有的决策方法出现公平失真和效率假象。面对困境,WTO应从法律本源入手,修订和完善程序规则,去除与新时代不符的程序要求,确保程序机制能切实有效维护WTO体制的政治价值、法律价值和秩序价值,进而有助于全球经济决策的广泛一致性和良好连续性。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属于社会领域而非经济领域,如果一定要将其视为经济领域,也是社会属性极强的经济领域。在解决居民住房问题上,新加坡政府的成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新加坡成立建屋发展局,通过政府主导落实组屋政策这一基本国策,与时俱进满足人民住房需求,并以组屋为平台提供公共服务,进行国家管理,做好社会建设。组屋政策实现了“居者有其屋...  相似文献   
15.
2019年是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40周年,也是美伊对抗的40年。美伊关系的症结在于各自国内均存在强大的反对对方的政治势力,特别是美国社会对人质危机的记忆以及反对伊朗的政治游说严重限制了美伊关系的发展。美国视野下的"伊朗问题"始于"伊朗伊斯兰政权问题",延伸出"伊朗核问题",又因"伊朗扩张问题"而更加复杂。其中,"伊朗核问题"是近期美伊敌对关系的集中体现。由于上述三大问题相互叠加、相互联动,"伊朗核问题"将会更加复杂难解。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俄罗斯与美国之间的总体实力差距进一步拉大,俄美战略失衡的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在非对称条件下,俄罗斯仍时常对美国表现出较为强硬的态度,呈现出与国力对比不符的双边互动态势。这主要是因为俄罗斯自我定位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出于维持全球性大国形象的目的,在美国延续对俄罗斯遏制战略的背景下,俄罗斯愈发倚重包括战略核打击力量在内的国防能力,并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努力在大国关系中纵横捭阖。执行这种力有不逮的外交路线,对俄罗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17.
董志霖 《湖湘论坛》2020,33(5):86-93
纵向府际关系作为研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权力、财政等关系的总称,一直深刻地影响着市场与社会的发展。从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基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需要,由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地推行了政府内部结构的改革,中国纵向府际关系经历了从弱激励的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向强激励的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转变的过程,并由此延伸出央地的利益博弈关系。结合此次深化改革中关于纵向府际关系调整的内容,发现目前改革的重点仍是以放权为核心,忽视了监督以及激励机制的构建,而这两项机制将是今后中国纵向府际关系调整的重要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日本和澳大利亚在外交、防务、经贸和地区事务上的合作都呈现出稳步推进的态势。"特朗普冲击"无疑是推动日澳加快合作步伐的重要外在因素,但两国关系的发展也具有稳定的内在驱动力,集中体现为促进经济互补的需要、防范地区权力转移的潜在风险、延续对其有利的区域秩序以及实现各自所重视的政治目标。然而,由于两国在深化安全合作关系上面临着诸如国内政治博弈、对"中国威胁"的认知差异,以及稳定对华关系的不同诉求等多方面因素的掣肘,日澳在短期内实现军事同盟化的可能性较低。  相似文献   
19.
个人隐私公开豁免条款兼具定义规范和权限规范的双重特征,定义规范确定了条款的适用范围,个人隐私定义本身构成公开豁免的内在界限;权限规范赋予行政机关对何为"对公众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裁量权限,公共利益的判准成为公开豁免的外在界限,双重界限的背后是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利益衡量与价值取舍。大数据时代中传统隐私权转向信息性隐私权的同时,界定"个人隐私"概念的关键应从"隐私"转向"识别"。在类型学和隐私保护领域阶层理论的基础上,在识别后果不同的"个人隐私"与重要性不同的"公共利益"之间进行基于比例原则的精细化利益衡量,才能发挥该条款的规范功能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