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48篇
中国共产党   325篇
中国政治   400篇
政治理论   233篇
综合类   27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始终坚持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指导,在前进中开拓,在开拓中前进,努力探索主体性教育的新模式,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注重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自行获取知识的思维和方法,学会主动参与知识实践的本领,实现了"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发展自我"的教育目标,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的主要作法和体会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2.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目标建构的依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目标指向,表达的是一种价值理想。其目标建构有着哲学人道主义的思想基础,也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同时还有着人类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具体地说,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目标建构的依据主要有三点:一是人类有关个人自由与尊严的思想的宝贵遗产,特别是个性教育、自由教育思想的宝贵遗产;二是现代教育,特别是我国目前道德教育所肩负的使命;三是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结构与特征  相似文献   
93.
马克思主义文化自觉理论包括了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等向度的内容,是主体性确立条件下的文化认知、文化认同和文化创造等共同组成的有机体系。主体性的确立是文化自觉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使人与文化得到真正的统一。文化认知为文化自觉的价值选择准备了正确的态度和条件,文化认同则是文化认知的必然结果,而文化自觉的完成则有待于人在实践中的文化创造,实现人与文化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指导意义。他指出:"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5.
刘振强 《学理论》2009,(17):12-14
伦理制度化中主体性体现的过程,就是伦理制度逐步民主化的过程,也即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本质逐步实现的过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与我国的国情和性质完全相适应的,是我们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遵循的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相似文献   
96.
胡满英 《学理论》2009,(30):77-78
作为一种哲学的思考和对自身命运的关注,我们有必要对现代性和主体性的内在关联进行探讨。启蒙的主体性是现代性的哲学奠基,现代性的核心观念和中心话题就是人的主体性的问题,对人的自由、意义、生命价值的追求成为现代性的根本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97.
从教育者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包括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两个方面。有效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实施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和教育成效的提高能起到积极作用。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措施是,发挥教育者对教育过程组织实施的主体性,教育者要更新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教育者要在知识量的占有上,要有优于受教育者的信息优势;在情感上,要关心受教育者,建立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发挥教育者对其自身的主体性,教育者要具有创新的意识、与时俱进的品质以及终身学习的理念。  相似文献   
98.
《公安研究》2010,(1):78-78
汪怀君在《长白学刊》2009年第4期撰文认为,生活世界是人通过实践活动与创造活动所生成的主体间世界。它作为一种文化传统与背景资源为交往行为提供价值与意义的根据来源,因此,文化价值性是其首要的特征。生活世界因交互主体的建构呈现出交互主体性。  相似文献   
99.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关键。因此,必须深刻理解教学主体,全面把握教师与学生的主体需求,完善考核机制,从而真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0.
马克思哲学始终以人类主体地位的确立与全人类的解放为理论归旨,主体性问题的探讨从未淡出其研究视域。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思想几经转折,实践范畴的提出,是其主体性理论成熟的标志。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石,通过对旧唯物主义直观性、客体性"主体观"与唯心主义抽象思维主体性的批判,使主体性在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情境中实现自身。主体性在实践的两个维度—自然与历史中的展开,内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关系的价值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