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64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47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4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年来,暴力袭警已经成为危及公安民警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暴力袭警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矛盾激化的不利后果的转移和国家权力、警察权和公民权之间关系的失衡。针对这些原因,阻止暴力袭警事件频繁发生的突破口和根本出路是采取措施缓和社会矛盾和平衡国家权力、警察权与公民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群体性事件是公共安全危机状态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公安机关应树立即使在社会处于危机状态下,警察权和公民权利关系也不应背离法治轨道的理念,必须以保护公民合法权利为指导思想,正确引导群众通过正常渠道反映合理诉求,达到了处置与化解矛盾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13.
警察权与公民权作为公权力与私权利的一种代表,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现实的实践中都可能存在冲突。被曝光的佘祥林案、聂树斌案等,都是公民权与警察权之间冲突的典型案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剧,社会治安越来越复杂,警察权的扩张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警察权力侵犯公民正当权利已经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但在对警察权力的规制和控制过程中,矫枉可能会过正,当我们大刀阔斧地限制和约束警察权力时,削弱的警察权有可能因力量不足难以维持秩序。厘清二者冲突的根源,在博弈的过程中探寻警察权与公民权的"黄金分割点",最终实现公民权有效保障与警察权高效运行的统一,努力达致既合理维护公民权的正当内容又充分保障警察权必要运行的和谐环境。  相似文献   
14.
WANG SHIHU 《人权》2008,(1):31-32
Respect for and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is a constitutional principle for China. China's Constitution states: "The ,State shall respect and protect human rights" In practice, this constitutional principle serves as an important guideline for the making and enforcement of laws.  相似文献   
15.
根据平衡论的观点行政权与公民权的关系,是行政法所调整的一对基本矛盾.行政权和公民权的行使都具有两面的可能作用,行政法努力的方向应该是调整二者的积极因素,最大可能地抑制其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郭道晖教授原创性地提出了"社会权力"的新概念,并进行了严密的分析与论证。郭教授的社会权力理论是建立在"权力的逻辑"和"权力的现实"这双重基础之上的。权力多元化和社会化是郭教授社会权力理论的逻辑起点。郭教授的权力多元化与社会化指的是"国家权力不再是统治社会的唯一权力了。与之并存的还有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的社会权力,有凌驾于国家权力之上的、由各国政府组成的国际组织的超国家权力,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国际社会权力。"这是他将权力放到权力的历史发生过程中来观察得出的结论。郭教授认为,原始社会中社会共同体的权力就是一种社会权力,那里的权力是一元的;国家产生以后,国家逐渐成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在郭教授的社会权力理论体系中,社会权力是"同国家权力相对应的概念与社会存在。所谓‘社会权力’,简言之,即社会主体以其所拥有社会资源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力、支配力"。  相似文献   
17.
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的根本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公民权利问题。以权利看待农民将从根本上有助国家对农民问题有解决。对农民公民权的关切和研究,缘起于长期以来的历史沉思、现实困惑、未来幢憬、理论追寻以及对农民和国家命运的深情关怀。  相似文献   
18.
由于全球化的因素,公民权与少数民族权利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多方关注,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关系也因全球化的影响产生了新的问题。多民族国家应当在公民权的语境里来理解少数民族权利的问题,尤其是少数民族自身所诉求的权利。少数民族民众自身对权利的诉求反映了他们的公民意识的觉醒与成长。因此,当政者站在少数民族的立场上倾听来自少数民族民众的声音是多民族国家能够实现社会和谐的最起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网民和人民的定义及两者之间的结构关系,认为网民是使用网络的人民,网络空间是人民活动的新空间;分别阐述了电子民主与人民民主、网络监督与人民监督之间的关系,即电子民主本质上是人民民主,网络监督本质上是人民监督;提出了积极推动电子民主建设的意义和方法,认为这是丰富民主形式的应有之举。  相似文献   
20.
李汉卿 《唯实》2010,(2):89-93,59
大部制改革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然而在行政与政治日益融合的今天,大部制改革必将折射出政治的变迁,甚至牵动政治体制的变动。中国现阶段实行“行政吸纳政治”的行政民主发展道路,大部制改革过程中如何充分吸纳反映民意,建立起政府与社会、公民的合作治理体制,也应是大部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基于民主公民权理论的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治理体制是实现此目标的可能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