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835篇
  免费   446篇
  国内免费   310篇
各国政治   679篇
工人农民   799篇
世界政治   229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01篇
法律   12768篇
中国共产党   22118篇
中国政治   35236篇
政治理论   10802篇
综合类   14497篇
  2024年   394篇
  2023年   1786篇
  2022年   1217篇
  2021年   1928篇
  2020年   2828篇
  2019年   1316篇
  2018年   570篇
  2017年   1072篇
  2016年   1867篇
  2015年   3481篇
  2014年   8303篇
  2013年   7105篇
  2012年   8091篇
  2011年   8410篇
  2010年   7897篇
  2009年   7654篇
  2008年   8421篇
  2007年   5839篇
  2006年   5778篇
  2005年   5539篇
  2004年   3961篇
  2003年   2389篇
  2002年   1828篇
  2001年   1289篇
  2000年   1186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21.
流动人口的市民权利获得问题是中国转型时期的重要研究议题。基于对地方政府的深入考察,发现:地方政府的权利经营行为是影响流动人口市民权利获得重要影响机制。权利经营是指地方政府作为追求财政最大化的理性行动者,自1980年代初期起在一定程度上将市民权利进行了商品化、财政化,对市民权利进行"定价"并向流动人口"出售",而流动人口则只能根据自身情况通过"购买"获得市民权利。要让流动人口真正享有均等化的市民权利,关键是要进一步完善成本分担机制与加强地方督查机制,逐步消除地方政府的权利经营行为,回归权利不可商品化的本原。  相似文献   
122.
赋值是智能政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赋值研究是智能政治学的重要分析方法。人工智能赋值国家治理,从分析视角来看,表现为人工智能科学、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形态和人工智能体对国家治理的多重赋值和多源性影响作用。从分析维度来讲,表现为人工智能从赋益、赋义、赋能、赋权、赋则和赋责等多维度影响作用或赋值国家治理,甚至推动国家治理从"人工智能+国家治理"的形式赋值质变为"人机智能治理"的实质赋值。选择"赋值"术语工具、赋值理论和赋值分析方法,以分析研究人工智能影响作用国家治理,将有助于探明人工智能赋值国家治理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从而推动智能政治学以及国家智能治理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  相似文献   
123.
我国贫困问题的主要形态已从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顺应相对贫困治理的需求,有必要系统构建贫困治理的逻辑与机制。在分析相对贫困的概念、特征和治理需求的基础上,文章从系统观念出发,提炼并阐释了以党领导为核心,以自治、法治、共治和技治为手段的“1+4”相对贫困治理逻辑。通过分析浙江安吉“生态扶贫”和山西“吕梁山护工”治理实践表明,由于地方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具有差异性,治理的侧重点会有不同——安吉重视绿色发展理念和共同富裕示范机制建设,吕梁重视护工就业培训和脱贫增收机制构建,但其治理逻辑存在共识,能有效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地方治理效能。基于此,文章在“1+4”相对贫困治理逻辑基础上结合地方经验,从组织机制、内在动力机制、法律机制、协同共治机制、监测机制、示范引领机制六个方面提出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的基本框架,尝试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124.
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社会治理形态不断演变,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强调不同的工作重点和呈现不同的工作特征,逐步实现了由从"管控"到"治理",由"包办社会"到"治理社会"的转变。新时期,现代化的社会治理需要沿着: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专业化的方向前进,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25.
126.
《前进论坛》2020,(4):10-11
己亥末,庚子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袭来,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广大党员不惧危险,夜以继日地奋战在防控疫情第一线。发出倡议全体动员农工党广东省委会领导班子时刻关注着疫情发展情况,及时发出倡议书,动员全省农工党党员团结一致积极投身战"疫":一、提高政治站位,增强防控能力;二、强化责任意识,积极担当作为;三、认真建言资政,做好信息工作。元宵节期间又发出致敬信,向奋战于防控疫情一线的农工党党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27.
徐曼 《人民论坛》2020,(8):22-25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的社会治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医疗保障制度等提出了严峻挑战。在这一背景下,个别地区的地方主义有所抬头。全局观念缺位、法治思维缺场、应急能力缺失是地方主义滋生的内在根源。基于此,应当以治理创新为突破口,转变治理观念、创新治理方法、优化治理资源供给,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地方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凝聚全社会协同抗疫的合力。  相似文献   
128.
129.
张雷 《人民论坛》2020,(5):108-109
"人类优先"理念对于增进全球治理的"价值共识"具有启发意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和拓展。以"人类优先"理念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因此,要以"人类优先"理念为引领,增强文化、交流、人才基础,开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