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94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232篇
各国政治   302篇
工人农民   786篇
世界政治   12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61篇
法律   7209篇
中国共产党   24551篇
中国政治   22880篇
政治理论   7549篇
综合类   12574篇
  2024年   163篇
  2023年   710篇
  2022年   420篇
  2021年   730篇
  2020年   923篇
  2019年   700篇
  2018年   305篇
  2017年   778篇
  2016年   1286篇
  2015年   2543篇
  2014年   9012篇
  2013年   6700篇
  2012年   5385篇
  2011年   5574篇
  2010年   6027篇
  2009年   5892篇
  2008年   5790篇
  2007年   4418篇
  2006年   5347篇
  2005年   4429篇
  2004年   2393篇
  2003年   2355篇
  2002年   1855篇
  2001年   1641篇
  2000年   1636篇
  1999年   242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任征  齐士英 《前线》2021,(1):61-62
湘西,沈从文笔下一个美得令人向往的地方。然而,7年前,这里还是湖南省贫困程度最深、扶贫任务最重的地区,也是全国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有近75万贫困人口。如今这一切都成为过去,湘西各县市均实现脱贫摘帽,从政策扶持、产业发展、易地搬迁、乡村旅游等方面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脱贫之路。2020年11月,全国党刊全媒体采访团走进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韶山市银田村、吉首市坪朗村和隘口村、桃源县杨溪桥镇等地调研采访,共同感受湘西大地发生的历史巨变。  相似文献   
32.
聂勇  姜艳辉 《湘潮》2021,(1):49-51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党员干部了解党的历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是广大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是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位于湖南省宁乡市花明楼镇,是刘少奇文物资料收藏研究中心和思想宣传阵地,先后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荣誉。  相似文献   
33.
利用大学校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培育和践行更加生动具体,更加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价值维度、历史维度、实践维度探讨两者的契合关系,从高位阶和低位阶探讨两者的生成关系,为大学校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融合提供内生逻辑。大学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间抽象化与具像化、主导性与多样化、垂直化与交叉化的外在张力,是两者融合的现实困境。基于此,可以从把握三组关系和创设三种场域进行路径选择,以期实现二者的真正融合。  相似文献   
34.
青少年作为毒品使用的易感人群,国内外皆注重针对其的毒品预防教育。相比于美国与欧洲国家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中国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以"6·27"工程为抓手,具有源头预防以学校为主阵地、运作方式自上而下、治理机制采用社会联动形式、实践创新百花齐放等特性。为使中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体系更加成熟,国家应从构建毒品预防长效机制、合理运用高科技手段、学校工作与社会工作并重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35.
在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史上,学术研究"本土化"向来是一个不断被提起并热议的论题。教育社会学自传入中国之日起就面临着"本土化"的问题,"本土化"意识随即兴起,这一时期其"本土化"的目标主要在于"本土契合性",即教育社会学的教学和研究要如何契合中国的语言、社会和文化条件等方面。随着社会学及教育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与中国社会和教育的现实问题的密切结合,尤其是近代中国学者在参与乡村教育及乡村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努力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构建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的理论资源和现实素材的基础上,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研究得以不断发展。回顾和梳理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的历程,不仅能促进教育社会学学科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也可为当前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相关理论问题之探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6.
37.
刘霞 《群众》2020,(5):50-51
享受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无锡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主动响应百姓对教育的更高需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省教育大会部署,科学谋划、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着力破解教育发展难题,着力创新教育体制机制,着力推进教育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奋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  相似文献   
38.
开展好高中阶段的劳动教育,发挥劳动育人机制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必须遵循相应的规律。榜样教育作为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教育方式,应努力探索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视点:通过探寻榜样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特征,以拓展劳动育人的资源;完善榜样发挥作用的机制,以丰富劳动育人的形式;引导受教育者实现榜样精神的内化,落实于实践行动,实现知行合一,让榜样的教育价值“活”起来,使其在劳动育人机制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