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76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49篇
工人农民   88篇
世界政治   2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60篇
法律   4937篇
中国共产党   829篇
中国政治   1733篇
政治理论   445篇
综合类   1882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418篇
  2014年   830篇
  2013年   679篇
  2012年   735篇
  2011年   781篇
  2010年   766篇
  2009年   781篇
  2008年   802篇
  2007年   608篇
  2006年   498篇
  2005年   438篇
  2004年   417篇
  2003年   408篇
  2002年   274篇
  2001年   231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监管失灵与市场监管权的重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盛学军 《现代法学》2006,28(1):37-42
从中国市场监管权的制度设计看,明显存在定位模糊、设立缺乏合理考量、配置分散、监管者非专业性等缺陷,实质上是“政企不分”、行政主导的立法模式以及权力文化等体制痼疾在监管法制架构上的一种表象。因此,必须在推进市场化进程和政治改革的过程中,通过厘清政府经济职能、明晰政府经济职权的内涵和范围、重塑监管机构、设计适当的控制机制等路径,实现市场监管权的重构。  相似文献   
22.
卢定 《政法学刊》2002,19(1):34-36
在实践中,合同诈骗案件经常出现争议。或是公安机关抓了人而检察部门不捕、不诉,或是受害人举报被骗而公安机关不予立案,再是犯罪嫌疑人四处投诉公安机关插手经济纠纷。于是不得不就定性问题逐案开会研究,将大量的精力消耗在对检察院不捕、不诉决定的复议复核上,消耗在对当事人投诉公安机关推诿渎职、插手经济纠纷的解释答复上。其中把本应履行合同的财产挪作他用的案件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23.
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是民法的枢纽性概念。本文拟对上述范畴作一阐述,并澄清几个概念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4.
弱势群体是现实社会的客观存在。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人群并不是社会的弃儿,他们同样是社会共同体的平等成员。对弱势群体权利的关注和保障,奠基于基本的社会价值和人性立场。在诸多权利中,对于弱势群体而言,最重要、最具实质性的是社会经济权利。  相似文献   
25.
股票期权是指受权人按约定的价格和数量在授权后约定时间购买股票的权利。如果在约定的行权期股票价格高于约定价(行权价),股票期权受权人就会向公司购买股票(行权),从而获得价差收入。股票期权制度实质是让经营者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的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承认了人力资本是一种稀缺资源,是  相似文献   
26.
我国的刑事证人制度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关于证人作证的法律不健全 ,另一方面是因为对现有的法律规定不能正确理解、不能依法贯彻。作者对理解和贯彻现行证人制度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7.
遗失物拾得人的义务与权利 ,依现《民法通则》规定 ,过于简略 ,难以适用 ,目前学者起草的《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在具体问题上有值得斟酌的余地。  相似文献   
28.
29.
公诉权的理论解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家意志、刑罚权、程序正义是决定公诉权确立和发展的根本的法理依据。在权能的实现上 ,公诉权与刑罚权互为条件 ,公诉权来源于刑罚权 ;程序正义是公诉权发展的永久的根据之一。公诉权是一种具有开放性的公权力和具有系统制约性的诉权 ,以及具有对应性的事实主张权  相似文献   
30.
2001年修改的著作权法增加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但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不断发展变化的网络技术面前,如何将法律的一般规定运用到具体的案件中,一直是执法者面临的复杂课题。回顾和总结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司法实务,深入研究司法裁判的法律分析和适用,对如何看待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法律调整,如何进行法律研究,无疑会得到启发和教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