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04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139篇
各国政治   345篇
工人农民   227篇
世界政治   77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12篇
法律   4714篇
中国共产党   6316篇
中国政治   8990篇
政治理论   3923篇
综合类   5445篇
  2024年   368篇
  2023年   1560篇
  2022年   977篇
  2021年   1648篇
  2020年   2291篇
  2019年   959篇
  2018年   409篇
  2017年   727篇
  2016年   968篇
  2015年   1815篇
  2014年   3592篇
  2013年   1753篇
  2012年   1855篇
  2011年   1850篇
  2010年   1653篇
  2009年   1437篇
  2008年   1622篇
  2007年   1156篇
  2006年   1041篇
  2005年   836篇
  2004年   699篇
  2003年   595篇
  2002年   568篇
  2001年   432篇
  2000年   332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政法学刊》2019,(6):5-14
村民选举政治生态是农村政治生态的一部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微观系统,由作为选举主体的村民以及选举规则、风气、导向等基本要素构成。当前村民选举政治生态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的态度呈现积极与消极的两极化现象,其负面影响超出选举本身,不利于基层民主制度的巩固和发展、社会政治信任的建立等。选举规则的缺陷和缺失致使选举公平公正的法治保障不力,追究违法行为存在操作难题。不良风气催生和加剧贿选、暗箱操作、暴力化等各种选举乱象,制约村民自治的发展。乡镇党政等上级组织在指导选举中导向偏失,削弱了选举规则的效力并恶化选举风气,挫伤村民选举的积极性。治理村民选举政治生态,需要放到推进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建设的总体进程中去考量。以法治思维为导向,培养和强化村民的主体意识,是治理选举政治生态的核心支撑;完善农村选举的法律制度,是治理选举政治生态的法治基础;加强执法执纪监督,扶正祛邪,是治理选举政治生态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3.
14.
15.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当前,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做好我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既是测试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赛场,也是锤炼治理能力的战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扛起使命、经受考验,充分发挥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把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抓实抓细抓落地,以“三个地”的担当作为确保“两手硬两战赢”。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行政论坛》2019,(1):116-121
单位内部的微观治理是将宏观治理的政策安排在单位内部执行中并具体化。在新时代,我国实行制度博弈与单位治理,是实施渐进式转型的社会单位治理的一种有益选择,在对西方制度变革下单位治理取长补短的同时,转变对社会单位的认识,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政策等是破解单位治理中制度陷阱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