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088篇
  免费   403篇
  国内免费   313篇
各国政治   1213篇
工人农民   1511篇
世界政治   29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460篇
法律   9537篇
中国共产党   35858篇
中国政治   46314篇
政治理论   8848篇
综合类   12150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838篇
  2022年   902篇
  2021年   1255篇
  2020年   1837篇
  2019年   679篇
  2018年   558篇
  2017年   705篇
  2016年   1315篇
  2015年   2316篇
  2014年   8113篇
  2013年   8981篇
  2012年   10891篇
  2011年   10810篇
  2010年   10585篇
  2009年   11732篇
  2008年   11779篇
  2007年   7961篇
  2006年   7510篇
  2005年   5050篇
  2004年   4317篇
  2003年   3845篇
  2002年   3689篇
  2001年   3078篇
  2000年   2790篇
  1999年   302篇
  1998年   200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社会主义在从理论变为实践、由一国扩展到多国的曲折发展过程中始终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在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以开放的精神借鉴人类文明先进成果,同时保持自主性,不依附资本主义,走符合自身国情与时代特色的发展道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的历史经验看,社会主义建设的开放性和自主性的关系尽管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但始终统一贯穿于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全过程,体现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独特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3.
继承已有的丰硕成果,提升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体系新境界,其核心要义是:明辨笃行——立足实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继古开今——以丰硕理论成果为基础,继承、提炼、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正法直度——明确政治价值取向及评价标准,对错误思想严肃批评;朝闻夕没——坚持群众立场并加强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体系的传播。  相似文献   
2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落实培养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要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研究,不仅要通过话语体系回应大学生的思想困惑,而且要提升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加强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  相似文献   
25.
论伟大斗争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伟大斗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动力,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革命性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整个历史,就是一部伟大斗争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伟大斗争"也打上了新时代的烙印,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历史上的伟大民族无一例外都是在"伟大斗争"中炼成的。今天,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目标,斗争的风险越大。我们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坚决打赢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顽强奋斗。  相似文献   
26.
中国特色主义制度认同是制度自信的前提和重要内容,这一认同内在地包含制度理念认同、制度优势认同、制度发展认同三重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理念,切实保障和实现人民利益,彰显着制度的人民性,奠定了制度认同的思想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独特优势和显著制度绩效,彰显着制度的科学性,构成了制度认同的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彰显着制度发展的坚定性,为制度认同提供持续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持续推动制度现代化,在发展中推动这一制度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不断增强人民的制度理念认同、优势认同和发展认同。  相似文献   
27.
28.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认识包括现代性内生于现代生产、现代性外化于工业化、理性是现代性的主要标志等,而当代中国的现代性与马克思主义现代性,在方法论意义上、时代性上、理论与实践方面均具有相通之处,马克思现代性思想是当今中国现代性建构的一把钥匙。在此基础上,中国现代性的发展有了自己的特色:坚持并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性价值导向,建立"五位一体"的现代性发展格局,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性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9.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已成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引领者和新生力量,能否促进其健康成长,是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后劲、扩大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力量的大事。当前,部分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成长中还存在着思想政治素质不够硬、本领恐慌、法治意识淡薄、承担社会责任的意愿不强等问题。对此,应从构建培养工作机制、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优化教育培训机制、构建关爱机制等方面着手,促进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习仲勋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