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00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19篇
各国政治   37篇
工人农民   69篇
世界政治   35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0篇
法律   8163篇
中国共产党   1240篇
中国政治   3244篇
政治理论   873篇
综合类   3033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253篇
  2015年   512篇
  2014年   1223篇
  2013年   1171篇
  2012年   1298篇
  2011年   1414篇
  2010年   1201篇
  2009年   1327篇
  2008年   1373篇
  2007年   1138篇
  2006年   964篇
  2005年   824篇
  2004年   746篇
  2003年   780篇
  2002年   602篇
  2001年   383篇
  2000年   389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论正义和法律正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义分为个人正义和制度正义。制度正义的关键是法的正义。对社会契约、自然法、人权、各种价值的论证都是为了阐述正义的法。严格意义的法的正义仅指法的本体正义,其中包括:法的形式正义——围绕着建构社会秩序法律应当具有的普遍性、明确性、统一性、稳定性、先在性、可行性、公开性;法的实质正义——为了满足人们深层次的、最基本的需要法律所应当具有的保障安全、维护平等、促进自由、增进效率的性状和特征。  相似文献   
52.
所谓行政裁量权,是指行政主体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依法进行的由行政主体自行判断、自行选择它所认为适当的方式而作出的行政行为。行政裁量权的不当行使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3.
对法律程序的认识,存在程序价值主义与程序工具主义两种不同的观点。季卫东教授在他的《法律程序的意义》一文中提出“程序没有预设的真理标准”,“应淡化决定过程中的道德论证”。笔者以为,季文在强调程序的技术性时忽略了对程序本身伦理基础的深入探讨。以季文的影响力,易强化国内程序工具主义的倾向。是作此文章,以重申程序自身的价值意义,并试对程序价值偏差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4.
公诉权的理论解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家意志、刑罚权、程序正义是决定公诉权确立和发展的根本的法理依据。在权能的实现上 ,公诉权与刑罚权互为条件 ,公诉权来源于刑罚权 ;程序正义是公诉权发展的永久的根据之一。公诉权是一种具有开放性的公权力和具有系统制约性的诉权 ,以及具有对应性的事实主张权  相似文献   
55.
构建我国司法鉴定程序制度初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在分析我国司法鉴定程序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司法鉴定程序制度的基本原则,并阐述了组成司法鉴定程序制度的鉴定的委托与受理、鉴定与实施、鉴定结论的出具、鉴定人出庭等环节和鉴定管辖、鉴级(次)制度、鉴定评估等鉴定实施管理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6.
纵观国际私法的发展历史,从法律的单一适用到法律选择规则的出现,从单点要素的定向指引到多元利益的综合考察,从分配立法管辖权的选择方法到关注结果的选择方法,从片面强调主权优位到渐渐注重平位协调,仿佛总是有一根经络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决定着国际私法理论之树的发展方向,这就是对正义的不懈追求.博登海默即曾指出:"在冲突法领域中,有关公平与正义的一般考虑,在发展这一部门法的过程中起到了特别重大的作用."[1]法律选择方法的研究一直是国际私法的重要课题,传统国际私法形式正义价值观向现代国际私法实质正义价值观的转变在法律选择方法理论的变迁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因此,作者决定通过对法律选择方法中正义追求演进过程的分析来揭示整个国际私法从形式正义走向实质正义的价值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57.
司法鉴定启动制,人民法院对司法鉴定的监督,以及人民法院内设司法鉴定机构职能的调整问题.都是完善司法鉴定制度的重要问题,作者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求教同行,推动改革。  相似文献   
58.
一个关于行政处罚听证范围理解与适用的案例,折射出行政机关对执法依据的理解与立法本意之间的距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对听证范围规定的立法本意并不局限于法条所列举的三种行政处罚。部分地区和部门以及学者对该问题的理解与立法本意有较大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是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法律的规定。应当以现代法治的正当程序理念为基础,从法律的功能、法律的精神和实质法治的角度来理解法律的规定。不应当通过司法解释机制,而应当通过加强立法解释机制,来协调立法本意与行政执法实践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59.
我国国家赔偿程序之缺失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国家赔偿法》存在许多缺陷,在实践中造成了诸多弊端。除了赔偿范围狭窄、赔偿标准太低等实体方面的原因外,赔偿程序设计不合理也是其重要方面。建议将赔偿委员会设置在人大之下,同时完善赔偿的审理程序和执行程序,改进赔偿费用的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60.
四省区“侦查讯问程序改革”调研报告(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2005年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与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河南省焦作市公安局解放分局、甘肃省白银市公安局白银分局共同合作在该三个基层公安机关进行“建立讯问犯罪嫌疑人律师在场、录音、录像制度(试验)项目”之后,2006年7—8月间.课题组分成四个组先后到浙江、黑龙江、安徽、新疆等四省区进行了“侦查讯问程序改革”调研活动。本课题组主持人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樊崇义.主要成员有: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永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宇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