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2篇
  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503篇
世界政治   211篇
法律   802篇
中国共产党   202篇
中国政治   885篇
政治理论   48篇
综合类   2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处理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时,面对双方当事人就如何约定工作岗位、工作岗位能否随意调整以及因工作岗位调整不能导致劳动合同解除的责任归谁等问题的举证和质证,司法机关应当充分运用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72.
《时代风采》2012,(4):26-26
问:我是一名应届大学生,不久前在一家私营企业找到了工作,目前即将签订劳动合同,并交纳"五险一金"。由于我对这方面不太懂,想请教一下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答:确实如您所言,有关"五险一金"的规定繁多,一般人难以全面掌握,对于这几种社会保险的功能和特点,不少人在认识上还存在误区,所以就集中说几点有关"五险一金"的小常识。  相似文献   
73.
本文结合工会法律援助工作实践,谈一谈工会法律援助机构在受理审查案件时应当审查的项目及要求。一、受理权限审查职工向工会法律顾问团申请法律援助事项,首要一条是本机构有无受理权限。结合《工会法》、《工会法律援助办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规定,简要概述如下:1.申请人主体是否适格。申请人所在工作单位是否在援助机构所在地(以下简称本地);申请人如属于外来农民工并且申请事项属于劳动争议类别的,应当  相似文献   
74.
民国时期,通常将个别劳动合同称为劳动契约,而将集体劳动合同称为团体协约。中国劳工立 法较迟,团体协约立法则更晚。国民政府有关团体协约的立法最早可以追溯至 1929 年《劳动法典草案》的编纂, 其后在《工会法》起草过程中也有团体契约权的规定。延至 1930 年,国民政府正式颁行《团体协约法》,这是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集体劳动合同的专门法律。《团体协约法》的出台因应了当时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劳资冲 突的实际需求,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75.
劳动合同终止是劳动合同退出机制的重要部分,其区别与劳动合同"解除",适用于不同的法定情形,并受法律的限制。劳动合同终止是对劳动者的"不公平",需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予以"社会贡献"的对价补偿。  相似文献   
76.
小保信箱     
《就业与保障》2012,(6):4-7
合同有约定也不能随意调岗小保:2010年1月,我被某信息咨询总公司B分公司聘为技术员,双方签订了3年期劳动合同。对我的工作地点、岗位职务、工资等都作了具体约定。合同还明确约定:"因生产经营需要及其实际工作能力和表现,公司可调动其工作岗位,劳动者应予服从。"2011年12月,总公司在例行年度检查时,发现B分公司有关人员违法行为,总公司负责调查此  相似文献   
77.
丁建安 《法治研究》2015,(1):120-128
就劳动规章与劳动合同的效力冲突,当前学界所主张的“劳动合同优先”、“劳动规章优先”、“双优先”等观点皆不可取。该等观点既极端又未切中要害,对劳动关系的认识过于表面化。两者的效力冲突问题本质上为用人单位单方不利变更后的劳动规章能否对原劳动者适用的问题。鉴于该类纠纷本质上为“利益纠纷”而非“权利纠纷”,故而立法不宜越俎代庖,直接肯定或否定,宜交由原劳动者以集体合意的方式加以决定。  相似文献   
78.
请你断案     
特殊工种的折算工龄是否应计入病休和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鸿云是一名从事井下作业的煤矿工人,属于特殊工种。他已在这个岗位工作了近5年,目前因病正在住院。医疗终结病休期满,因身体的原因他不可能再下井,单位没有适当的岗位安排他,可能与他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79.
维权·保障     
《兵团工运》2016,(4):40
正什么是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即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又称为不完全行为能力。在我国,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已达到一定年龄而未达到法定成年年龄的公民和已达法定成年年龄,但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根据民法通则规定,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  相似文献   
80.
粟瑜 《法学》2021,(3):162-177
20世纪初,围绕劳动合同的法律概念建构,以洛多维科·巴莱西、菲利普·洛特马尔为代表的一批欧陆法学家通过批判近代劳务供给契约的教义原理,以劳动人格原则为价值基础、"从属性劳动-自治性劳动"为首要区分,建立了从广义到狭义的劳动合同概念体系,为整合扩建现代劳动法、更新发展传统民法奠定了理论基础。作为制度后发国家,我国应当充分吸收劳动合同概念起源蕴藏的劳动交换法制现代化经验,摆脱近代劳务供给契约的理念与体系束缚,抛弃过时的雇佣合同制度,通过劳动立法,正式确立"从属-自治"为劳动交换的首要区分,先以从属性为核心要件规定类合同层级的劳动合同概念,再以"标准-非标准"为框架,将劳动合同进一步类型化,以便形成保护措施的多元配置体系;通过民事立法,完善自治性劳动的合同体系,正视灵活就业中自由职业者的保护诉求,以劳动人格为价值理念,作出专门的制度回应,最终形成适应新就业形态发展、平衡劳动力市场灵活与安全的劳动交换合同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