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548篇
  免费   502篇
  国内免费   234篇
各国政治   1186篇
工人农民   1298篇
世界政治   30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77篇
法律   11907篇
中国共产党   28021篇
中国政治   40353篇
政治理论   7268篇
综合类   10445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481篇
  2022年   445篇
  2021年   687篇
  2020年   958篇
  2019年   465篇
  2018年   270篇
  2017年   514篇
  2016年   1124篇
  2015年   2033篇
  2014年   6749篇
  2013年   7066篇
  2012年   8925篇
  2011年   9339篇
  2010年   9888篇
  2009年   10346篇
  2008年   9743篇
  2007年   7287篇
  2006年   7490篇
  2005年   5336篇
  2004年   4558篇
  2003年   3884篇
  2002年   3611篇
  2001年   3019篇
  2000年   2784篇
  1999年   313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企业间环境协议是实现特定环境目标的有效手段,但也存在限制竞争的风险。反垄断法规制企业间环境协议,必须协调好环境目标与竞争目标的冲突。基于经济、法律与环境间的内在关联,以及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地位,反垄断法的实施应当整合环境保护的需求。为此,一方面需要对满足特定条件的环境协议排除禁止性规定的适用;另一方面要利用豁免规则,将环境收益纳入效率抗辩的范围之内。在判断是否给予环境协议豁免时,可以对环境协议的目标、其中包含的限制行为的性质、是否促进了经济效率及其对消费者的影响,以及限制竞争的程度是否合乎比例原则等内容作出审查。我国《反垄断法》第15条也规定了环境协议豁免制度,但在豁免标准与豁免条件的设定上,既没有充分考虑环境收益的特殊性,也没有施加比例原则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聚焦攻关期任务,做实做强中国经济,最重要的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从供给端看,要大幅提高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从需求端看,要改革体制机制和相关政策,从培育新动力源看,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从完善制度看,要加快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高级转变。  相似文献   
13.
李芸  战炤磊 《群众》2020,(3):22-22
“六稳”是在“稳中有变”的形势下保持“稳中求进”的根本要求。“稳预期”在“六稳”中处于基础性和导向性的地位。做好“稳预期”工作需要把握好以下三个关键点:把握“稳预期”的动态内涵,强化质量导向型预期预期是指经济当事人为了在不确定的未来尽可能地规避风险、获得最大收益,借助过去和现在的一切信息,对所关注的经济变量的未来变化做出的尽可能接近事实的预测或判断。“稳预期”是指引导广大民众对国民经济的中长期总体向好的发展趋势形成相对平稳的乐观的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的预测和判断。通常增长速度和数量规模等指标的变化很容易被观察到,历史数据和预测信息也相对容易获取,人们对其的预期容易出现明显的波动,而质量效益指标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人们对其的预期也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4.
15.
作为美国特朗普政府的重要经贸外交成果,《美墨加协定》被称为是美国21世纪贸易协定的新范本。《美墨加协定》延续了美国对贸易对象国进行区别对待的传统,对非市场经济国投资者和国有企业的贸易投资行为进行严格限制,甚至开始在区域层面推广针对非市场经济国的"毒丸"条款,这严重损害了二战以来多边贸易体系中的非歧视待遇原则。《美墨加协定》非市场经济国的特殊规则违反了条约不对第三国施加义务、区域贸易协定应更自由化以及善意原则、禁反言等国际法规范。基于此,应从国际法角度认识并解决《美墨加协定》对非市场经济国的不当约束。作为利益相关方,中国一方面应积极回应所谓"非市场经济国"的指责,另一方面以维持和完善公平竞争秩序的方法推进国内市场经济改革,并以法治的理念深化中国和美洲国家的经贸关系,坚定不移地捍卫全球化。  相似文献   
16.
刘威 《东北亚论坛》2019,28(2):82-96
2018年,作为全球高技术创新方的美国,放弃传统的高技术出口管制,对处于技术创新劣势的中国实施进口限制,且对象不仅包括其对中国呈贸易逆差的信息通信技术,更有呈顺差的其他高技术。美国选择这种反常规与无差别的高技术进口限制,其直接利益诉求包括限制《中国制造2025》的实际实施、满足美国政治和利益集团需求及减少美中贸易逆差。但其本质是为了实现守成大国对新兴大国崛起的目标性限制、维护美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现有地位及实现美国利益的长远增加。因此,中国需在发展好自己的基础上,主动对受损高技术行业加大扶持、深化中欧全球治理合作、选择重点行业对美国进行目标反制、充分利用外资在华企业及所属利益集团的政治游说、预防争端扩展至金融领域及防止多边联合针对性技术制裁等,降低美国高技术进口限制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已成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引领者和新生力量,能否促进其健康成长,是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后劲、扩大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力量的大事。当前,部分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成长中还存在着思想政治素质不够硬、本领恐慌、法治意识淡薄、承担社会责任的意愿不强等问题。对此,应从构建培养工作机制、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优化教育培训机制、构建关爱机制等方面着手,促进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20.
王凯 《人民论坛》2020,(1):134-135
在中蒙俄经济走廊推进过程中,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安全合作逐渐成为中蒙俄三国不容忽视的一项议题。中蒙俄三国应通过构建“安全共同体”、巩固并提升经济联系、加强与域外大国沟通协调、推进安全合作机制建设等途径来加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维护地区经济发展和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