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90篇
中国共产党   333篇
中国政治   416篇
政治理论   239篇
综合类   28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西方马克思主义"一源多流"的发展态势,可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批判借鉴,以扩大自己的理论发展空间;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对于中国防范和规避现代化风险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视主体性和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可以吸取其精华,促进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角度,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32.
正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后发国家的发展大多是从学习模仿开始的。但是,当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后,模仿就逐渐成为后发国家转型升级的阻碍因素。此时,后发国家必须从模仿转向创新。拉美许多国家由于没有及时转向创新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东亚韩国则由于果断迈向创新驱动,成功实现了弯道超车,从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跻身高收入创新  相似文献   
33.
半月书讯     
以自由看待发展作者:阿马蒂亚·森(印)译者:任赜于真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什么叫"以自由看待发展"?举个例子来说明森的意思:有个小学都没上过的成年人,拿着一万块大喊"我要炒股票,我要发财!"您说他有  相似文献   
34.
对比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中方译本和美方译本发现,中国译者和美国译者在法律文本的词、句、语篇等各个层面均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或手段,足以突显法律文本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主体性的发挥要受到政治、意识形态、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立法文本翻译中译者所扮演的主体性角色反过来又会促进或影响翻译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35.
大学生道德教育主体性模式是根据道德教育和学生道德发展规律,在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围绕大学生道德主体能力的培养而建立的道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体系。大学生道德教育主体性模式构建的结构内容包括围绕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而确立的特定的教育主题、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实施条件、评价机制等,构建的基本形式包括价值引导、实践体验和感悟建构等。  相似文献   
36.
从文化建设入手,分析国家人口计生委的关爱女孩行动宣传目标与性别平等的宣传政策,着力指出宣传教育中空壳化口号化、忽视效果与产出等问题,提出以群众为宣传主体、注重产出与实效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37.
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不仅关系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还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文化建设中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因为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发展的推动者、文化建设的受益者。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必须充分发扬文化民主,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增强文化建设活动的针对性,让文化服务于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38.
《党课》2013,(2):54-54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句话揭示了人民主体性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途径,创立了人民主体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古往今来,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化都与人民的力量紧紧相连。中国共产党早就认识到并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条规律,把马克思的人民主体理论提高到新境界。具体而言就是要:亲民、  相似文献   
39.
中国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研究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发展而兴起、转型、式微。实践本体论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中,其目的是呼唤和论证市场经济,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时代精神。其前期形态是主体性实践本体论,它以主体性为根本原则,高扬人的个性独立和自由、弱化了传统物质本体论;其后期形态是生存论实践本体论,它流行于新旧世纪更替的十余年中,基本追求是凸显人的生命意义、价值意义,以缓解市场经济初期带来的意义迷茫问题。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深入推进、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理念新内涵的确立,实践本体论研究式微,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重新回归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以聚焦中国道路,提炼时代精神,凸显马克思哲学内含的历史维度、现实精神。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