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3篇
  免费   56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857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225篇
政治理论   36篇
综合类   94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9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诉讼价值的冲突与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确立一个多元化的程序价值体系 ,在具备程序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同时 ,还应尽可能地保证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在不同诉讼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 ,应不将实体真实作为刑事诉讼的唯一目标 ,也不再将“有罪必罚”作为刑事诉讼的最高目标 ,但同时应注意将排除规则对程序公正的追求和对当事人的权利的保护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  相似文献   
102.
重构我国行政诉讼类型之设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行政诉讼类型化是20世纪以来各国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行政诉讼的类型化有助于公民诉权的切实维护和行政法治进程的推进,因而是一国行政诉讼制度变革的核心问题。我国的行政诉讼类型比较单一,难以回应司法实践的需求。为此,必须在借鉴域外经验和关照社会现实的基础之上,重新构建我国行政诉讼的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103.
吴泽勇 《现代法学》2003,25(1):48-54
民国时期的民事诉讼制度建设,以清末修订的《民事诉讼律》为基础,但由于时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又呈现出一种与清末不同的景观。仅就立法技术层面而言在改革的方向、进路等许多方面,当前的民事诉讼制度变革都与民国时期有着某种共通之处,因此,对民国时期民事诉讼制度发展历程的回顾和检视,有可能为当前的改革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4.
国际商事仲裁程序的法律适用及其新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乔生 《现代法学》2003,25(5):185-189
国际商事仲裁程序的法律适用既包括仲裁程序法的适用,又包括仲裁规则的适用,两者既有联系而有所区别。当事人和仲裁庭享有适用仲裁程序法与仲裁规则的选择权与确定权已得到多数国家仲裁立法的肯定。非内国仲裁理论的提出与发展是对"仲裁受仲裁地法支配"的传统观点的冲击,它在未来的国际商事仲裁实践,尤其是网上仲裁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5.
刑事案件立案审查阶段公民人权的保障,无论是立法、司法的实践,还是理论研究本身,都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公民在立案审查程序中的人身权利缺乏有效保障的情况比较严重。其深层的原因依然是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的利益冲突。缺乏严格的法律约束的法外审查,一方面实现着诉讼程序难以完成的揭露和证实犯罪的任务,另一方面又极易违背刑事诉讼法保障人权的宗旨,抵消刑事诉讼程序本身所企求实现的部分价值。为此,应当将健全刑事诉讼法制,维护公民诉讼中合法权益的努力延伸到立案前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审查过程。  相似文献   
106.
目前中国的侦查程序中不存在典型的“控、辩、裁三方相互制衡”的诉讼形态,带有极强的行政职权主义色彩。侦查程序与当事人主义、审判为中心的刑事司法改革目标难趋一致,成为刑事诉讼改革的焦点。实行检警一体化,实现两者职能的紧密结合,切实加强检察机关对侦查活动的监督,确立犯罪嫌疑人的诉讼主体地位,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7.
侦查程序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侦查程序的性质进行研究 ,其源起的语境应当成为分析的切入点 ,并通过对其荷载历史样态存在的应然性进行解读 ,客观地探讨侦查程序所存“习惯” (行政程序性质 )的“合理性” ,窥探出侦查程序背后深藏着决定其构建体系的固有的规定性 ,追源出理论依据 ,转换侦查程序现存范式 ,超越现有“文本”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8.
"辩诉交易"是盛行于美国的一项刑事诉讼制度,我国也在刑事诉讼中开始了这一制度的实践.然而,就我国目前状况而言,辩诉交易并不是解决公正与效率之间冲突的最佳途径,我国还不具备引进该制度的条件和机制.  相似文献   
109.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指对他人之间争议的诉讼标的不享有独立的实体权利,但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诉讼当事人。为维护自己民事权益,第三人可申请参加诉讼或由法院通知其参加诉讼。法院依据相关实体法规定可裁决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我国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在立法上存在着难以回避的矛盾,建议以诉的理论为基础,以“准独立第三人”和“辅助参加人”概念代替“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概念,重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  相似文献   
110.
在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关系问题上,近年在质疑和批判传统上占主流的“程序工具主义“的过程中出现的“程序至上论“、“价值补充论“、“内容决定论“等,都经不起唯物辩证法的批判性考察.“平行论“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实体法与程序法既相互依赖、互为前提,又相互分离、相互独立,并相互渗透、相互贯通.进一步看,程序法可以弥补实体法的不足,程序问题优先于实体问题,程序应当先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