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1篇
  免费   26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6篇
法律   701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116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25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2 毫秒
61.
张敏 《法制与社会》2010,(11):67-68
自从世界上第一辆机动车在德国问世,就标志着人类在交通工具使用方面向着先进文明的方向转变,这个转变一方面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另一方面又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惊人的灾难。全世界每年困交通事故受伤和死亡的人数要比战争带给我们的伤亡人数还要多得多,而交通事故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损害赔偿问题,如何使已有的灾害责任更为公平的分担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难题。本文拟对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归责原则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2.
陈昕 《传承》2010,(33):99-101
高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处理事关重大,然当前实践中各高校仍多采取给付高额补偿金的方式来处理善后,这不仅违背了法律的原则,也给高校自身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通过分析人身侵权伤害的基本法理以及高校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应承担的作为义务,探讨高校在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中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63.
《侵权责任法》作为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基本法的角度对侵权责任作出规定的,但一部《侵权责任法》解决不了所有的民事侵权问题,世界上也没有一部侵权行为法能够囊括所有的民事侵权内容.从《侵权责任法》保护范围来阐明哪些权利和利益受到《侵权责任法》保护,并就其立法模式在比较法上进行比较观察,可以查找存在的不足和创新之处;从归责原则的变化发展,整理侵权行为法的历史沿革,将预测侵权行为法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4.
唐刚 《法制与社会》2010,(10):85-85
虚假代言行为符合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按照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虚假代言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65.
我国经济法起步较晚,其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部门法的巨大阻碍和排拒。这样使得经济法责任是否独立存在在经济法学界备受争议。本文试从经济法责任的概念、特征、内容、构成要件和归责原则等方面来探讨经济法责任。  相似文献   
66.
雷群安 《求索》2010,(7):140-142
道路交通事故的归责原则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以及不同的时期应该根据需要有不同的选择。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采用的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体系,还存在难以减少交通事故、合理分配交通事故风险、实现法律公平等基本要求的现象。建议采用过错(推定)责任处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67.
信息披露侵权是以侵权主体的侵权行为为基础,没有侵权行为或侵权行为不能认定当然不存在侵权责任。侵权行为体现为信息披露人违反了信息披露的法定义务,不符合信息披露义务的要求。只有构成侵权才可能确定信息披露义务人承担责任。基于违反信息披露义务导致投资者的损失并不必然在违法行为人之间产生侵权责任,还须通过考究违法者的主观心理态度来确定责任归属。由于证券市场上信息披露主体的多元性以及对信息披露所尽义务的不同,决定了不同侵权责任主体适用的归责原则不同。  相似文献   
68.
本文以现有学者观点为载体,从行政责任的界定、我国行政责任归责原则、我国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现状分析、我国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的建设建议等方面对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的研究进行梳理,以澄清行政责任追究制的一些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9.
产品责任归责原则是确定产品责任的标准和依据,它决定着责任的构成要件、举证责任的承担、损害赔偿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抗辩事由的确定等,在产品责任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是对中美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比较研究,并对我国的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立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0.
表见代理中本人可归责性的认定及其行为样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见代理制度中本人的可归责性是其承担履行责任的正当性依据,其特点是并不以主观过失为必要,而是以过失为中心上下挪动。对本人可归责性的认定,必须斟酌多种因素特别是结合相对人的信赖合理性进行弹性化处理。本人可归责性的行为样态表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