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37篇
  免费   303篇
各国政治   221篇
工人农民   644篇
世界政治   2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8篇
法律   2743篇
中国共产党   391篇
中国政治   1564篇
政治理论   862篇
综合类   383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573篇
  2013年   814篇
  2012年   714篇
  2011年   677篇
  2010年   674篇
  2009年   760篇
  2008年   776篇
  2007年   786篇
  2006年   820篇
  2005年   755篇
  2004年   648篇
  2003年   519篇
  2002年   414篇
  2001年   309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张锋 《政法论丛》2007,(4):69-73
在自然权利的问题上,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尖锐对立,人们遵循着非此即彼的一种思维定势,认为二者水火不容,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使作为坚守非人类中心主义立场的观察者也不得不承认发达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实现自然权利的必由之路。贫穷不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实现人类的生态化的富足,才有实现自然权利的可能。  相似文献   
62.
费杰 《行政与法》2007,(12):86-88
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农村实用人才的教育培训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现状的分析,找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3.
德性"自盈"是中国文化对个体自我体认的最基本的评语.而一切人生理想的诉求都集中于自我德行的外溢,这就造成了中国文化对人性自我意识的过分乐观.因此,这种基于德感意识的人性体认,缺乏追寻彼岸超越精神的动力,也带来了个体精神生活的乐感取向,从而导致了道德泛化和去道德化等诸多道德教育困境;而对人性体认建立在罪感基础上的西方文化,却孕育了具有超越之爱感的道德教育.所以,中国道德教育必须从狭隘的本土化思维框架中走出来,通过再思中西不同的人性体认,促进爱感的生成,承担培养爱者的使命.  相似文献   
64.
中美警务技能战术教学训练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阳  郑晓琴 《政法学刊》2005,22(2):106-107
加强中美警察在警务技能战术教学训练的研究,对中美警察警务技能与战术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训练方法、教官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加以比较,提出学习美国警察在警务技能战术教学训练方面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以促进我国警察在技能战术教学训练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65.
本文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和遵循的原则入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培养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构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6.
试论在校学生隐私权的保护与校方管理制度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方在依据自己制定的校规校纪处理学生时,引发了一个法律热点问题——在校学生隐私权的保护。二者的冲突,诱发了一件件诉讼案件的出现。谁是谁非,谁来评判?法院应不再沉默,校规校纪应与时俱进,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67.
全球化赋予爱国主义教育新的时代内涵与历史使命.在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弘扬先进文化、捍卫文化主权的重要途径,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8.
宪政——人类法治文明的最高结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正邦 《现代法学》2002,24(5):38-47
文章从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实行法治关键要实行宪政立论 ,层层深入地阐析了宪政的涵义 ,宪政与宪法的关系 ,宪政的性质、特征及要义 ,宪政与民主、法治、人权的关系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9.
Fabre  Cécile 《Law and Philosophy》2002,21(3):249-273
It is a central tenet of most contemporarytheories of justice that the badly-off have aright to some of the resources of the well-off.In this paper, I take as my starting point twoprinciples of justice, to wit, the principle ofsufficiency, whereby individuals have a rightto the material resources they need in order tolead a decent life, and the principle ofautonomy, whereby once everybody has such alife, individuals should be allowed to pursuetheir conception of the good, and to enjoy thefruits of their labour in pursuit of suchconception. I also endorse the value offairness, whereby the right person orinstitution makes the decision as to whether tobring about justice.I show that justice and fairness can besatisfied only if we all enjoy a combination ofprivate and collective rights over the world.In making that case, I shall argue that the setof ownership rights I advocate differs fromreadily available conceptions of restrictedprivate ownership in two important respects.First, it is such that in some circumstances,two individuals or more can have control rightsover the same property at the same time, not,as is standardly the case in legal systems, bycontracting with one another (through gifts andjoint purchase), but simply on grounds ofjustice. Second, it allows that, if necessary,property-owners be expropriated from theirproperty without compensation.  相似文献   
70.
人的道德主体性与主体道德教育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人是道德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内在依据。人的主体性在道德活动中的具体化,构成人作为道德主体的主体性,包括为“我”性、求善性、内在超越性、自由意志性、自我约束性。道德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是教育和受教育通过以道德化为中介的交往而实现的受教育德性自我建构的活动。主体道德教育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它以教育和受教育主体性的发挥为前提,以民主、平等的教育关系为保证,关注个体的需要,以培养生活中的道德主体为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