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政治   18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1.
对于脱逃犯罪,古今中外各国法律均作了理论界定,并通过立法和司法活动对犯罪主体进行刑罚惩治。我国对脱逃犯罪的立法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在新刑法中又予以了修改和完善。从脱逃犯罪的立法演进、现状特点、原因规律入手,研究脱逃犯罪的司法对策,预防和控制脱逃犯罪的发生,保证监管场所的安全,对于司法实践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刑罚的产生至今,行刑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与演变过程,诠释了三个显著的特征:从行刑的无定制到行刑的规范化、从行刑的封闭化到行刑的社会化、从行刑的简单化到行刑的科学化,从中也体现出惩罚、剥夺、矫正、预防这一发展中的行刑理念。  相似文献   
13.
<正>公安监管工作急需一支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专业民警队伍。根据公安部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意见》精神,创建与"大教育、大培训"体系相一致的院校化、专业化的培训模式,是目前公安监管工作队伍建设和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当前日益复杂的公安监管工作形势,提升公安监管民警对监所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战略地位的认识,创建源于公安监管实践的应急管理培训教学模式,加强监管民警在"处突制暴"  相似文献   
14.
防范和打击狱内重新犯罪是监狱的一项重要职能,面对日益复杂的狱内犯罪现象,研究新的对敌策略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有效地发挥耳目的作用,在扼制犯罪方面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前,监狱涉暴、涉毒、涉黑等团伙犯罪的在押犯大幅度增加,狱内各种暴力化、智能化犯罪逐步升级.在押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凶杀、脱逃、暴狱、骚乱、劫持等突发性案件。如果这些突发案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置.就会使事态恶性膨胀.给监狱和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司法警官院校必须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学员技能、体能和处置突发案件的业务素质,为监狱培养实用型人才,以满足监狱“处突”实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不当关联交易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近年还有发展的趋势。这些关联交易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严重损害了广大中小股东以及债权人的利益,也违背了证券市场的三公原则。规范不当关联交易,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欧洲监狱各具特色。法国监狱宗教教育与人文主义关爱并重 ;英国监狱对罪犯可以体罚 ,对如何体罚法律予以明示 ;德国监狱强调责任感 ,尊重和保护罪犯的尊严 ;瑞典监狱的开放和宽松程度是多数国家所不及的 ;荷兰监狱的惩罚属性已日益淡化。所有这一切 ,体现了不同国家的行刑思想与矫正理念。  相似文献   
18.
罪犯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罪犯教育是对犯罪者再犯罪的一种预防 ,是改造罪犯的根本措施和手段 ,也是执行刑罚的目的所在。对罪犯教育的思想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和文化背景 ,是对人性认识、犯罪原因认识的综合产物。远古的思想家、哲学家提出了众多的观点。罪犯教育理论是刑罚理论发展的产物 ,是罪犯教育实践的结晶 ,它是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和行刑科学化、人道化进步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特殊的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9.
狱内犯罪作为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 ,给监狱乃至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针对狱内犯罪的现状 ,分析原因 ,制定对策 ,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控制狱内犯罪 ,保障监狱的安全 ,是监狱工作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在监狱工作贯彻落实"首要标准"的大背景下,如何最大限度地控制狱内又犯罪的发生,一直是监管安全工作的主题和侧重点。监狱若要从根本上控制和预防狱内又犯罪,必须把脉服刑罪犯在监狱内"罪前、罪中和罪后"三个阶段的犯罪心理和行为特点,尤其是从已然的类型犯罪中找出一般性的规律,研究狱内又犯罪的罪前特征,预测狱内又犯罪的发展走势,从而形成对狱内又犯罪"查、控、打"的综合扼制态势,这样才能使预防、控制和侦破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犯罪预测是犯罪预防的基础,缺少犯罪预测的犯罪预防是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