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3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8篇
法律   55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从各地出台的容错免责办法来看,在“三个区分开来”的总体框架下,具体做法大同小异,大多强调了不是明知故犯、经过集体民主决策、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符合上级政策精神等具体容错标准。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容错机制的具体操作应该引入多元评价机制,不仅应该有纪检等问责机构的认定,还应该有社会评价,让公众能参与容错免职的认定,这样才能保证认定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42.
'弹性制度'要具有双重属性:一是超越人情,二是体现人性。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困惑:一些作为社会运行基本原则的'底线',在不知不觉间被频频降低;一些原本看似周延缜密的制度设计,一旦进入实践层面便常常事与愿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些制度屡屡面临'太冷漠'的质疑?强化制度科学性。  相似文献   
43.
代表微博     
正市人大代表王亚奇:加大国资国企改革相关政策的推进力度,关键在于做实操作机制。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要集中精力选择体量适中、有代表性的企业实行试点,逐步推开;鼓励社会参与,建立面向民资、外资的开放性平台;要有效发挥容错机制作用,支持干部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44.
司法鉴定意见是鉴定人进行科技实践的产物,因而出现错误鉴定意见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在法定的重新鉴定之外,由原司法鉴定人在程序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复核鉴定"自我纠正司法鉴定意见的错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对策。基于此,以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为研究的视野,以复核鉴定为基本形式,探讨司法鉴定意见纠错的机制并创设相应的制度,将有利于诉讼和司法鉴定。  相似文献   
45.
柳昌清 《学习论坛》2006,(11):54-56
实践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而不是为了检验真理.对于要付诸实践的理论和决策,首先必须经过科学论证,不能盲目地把那些违背科学原理和客观规律的理论及决策拿到实践中去检验,这种"实践纠错法"付出的代价太大.科学论证要能够正常进行,就必须与时俱进,及时完成基础理论的创新,使基础理论保持解释力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46.
表面上王天成起诉周叶中是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但另一方面也是学术界自我纠错机制的尴尬  相似文献   
47.
刑事案件的错案防控与纠错机制,体现国家的人权保护状态、刑事司法水平,国家的法治文明状态以及司法权与其他国家权力的宪法关系.本文以张高平叔侄案为契机,分析我国刑事错案产生的原因,在阐明转变执法理念的前提下,重点就法官独立司法、行为监督和责任追究的平衡和机制的构建上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8.
法治是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而余祥林案、“叔侄强奸案”等错案频频发生,引起人们对公平与正义的深深思考,而错案侵蚀着法治的精神,扭曲了法治的灵魂。在目前的刑事司法体制下,必须通过严格的刑事诉讼程序来保障刑事司法公正。基于人类认识的非至上性,司法实践中错案又不可避免地发生,因此及时纠正刑事错案是刑事司法公正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刑事司法中存在错案发现不自觉、错案纠错不及时、申诉渠道不畅通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刑事司法公平和正义。坚持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积极推动刑事错案纠错机制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9.
新时代十年来,干部容错机制建设进程逐步得到国家倡导与推动,建设范围覆及地域与领域,全面融入社会治理,建立起案例指导制度,试以指导性案例引领容错实践法治进程,规范与案例双向推进的“有形”制度框架初步建立。但观照现实,干部容错机制制度运行难掩“低效”,效能释放未达预期,面临陷入公信力不足处境危机、容错免责条款入法入规张力明显、案例指导制度功能发挥乏力、案例说理可接受性羸弱等多重困境。当前,应坚持政策规律与能动性发挥、形式创制与实效生成、核心共识与领域特点“三个有机统一”,全面优化干部容错机制制度框架。同时,将公众参与制度化融入容错实践提升公信力,选取“抽象入法”方式入法入规达至“理念统合”,完善案例指导制度激活指导性案例指导功能,提升案例说理可接受性强化示范指引价值,促其从形式“有形”走向实质“有效”。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