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97篇
法律   41篇
中国共产党   91篇
中国政治   105篇
政治理论   55篇
综合类   1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出台至今,面临着实践和理论的双重困境:在实践上的困境表现为其配套制度的设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迟滞和混乱,也无法恰如其分地解决卷土重来的三聚氰胺问题;而理论上的困境更多地表现在基本理念方面,作为一个危机对策法性质的紧迫立法,在法理上缺失了对包括新安全观在内的诸多核心理论的精致关照。因此,笔者从规范分析和价值分析的角度指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食品安全的全过程规制、统一监管、风险分析和民主性多元参与原则基础上,应然层面或规制层面的《食品安全法》还应以新安全观为统摄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国际合作主义理念、观念安全主义理念和商谈理性主义理念。  相似文献   
52.
引言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简称"东盟")之间的安全合作尚未引起持续的关注,也许是因为它不像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简称"北约")、欧洲联盟(EU,简称"欧盟")和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SCE,简称"欧安组织")那样实行多边安全合作。  相似文献   
53.
观念认同对地区秩序建构有着重要意义。观念认同建构行为体的身份和利益,进而改变或影响行为体的行为,在地区秩序建构中起到了"路线图"和"粘合剂"的作用。地区行为体之间的观念认同决定了它们互动的形式和态度,界定了地区秩序的自我属性,框定了战后地区秩序的建构原则,因而成为建构地区秩序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首倡的新安全观与东盟主张的地区规范产生了积极互动,推动东亚观念结构由洛克文化向康德文化演进。  相似文献   
54.
于浩 《中国人大》2014,(19):39-40
"为了适应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需要根据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将现行国家安全法修订为反间谍法。"8月25日,在北京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国家安全部部长耿惠昌在作关于修订国家安全法的说明时说。"追本溯源"国家安全法国家安全部在1983年成立,随后即着手研究国家安全工作的立法问题,成立国家安全法起草小组。小组在调查研究、论证、修改、  相似文献   
55.
论文化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安全观,全球化时代文化安全成为综合安全的重要内容。由于经济国际化,各国联系越来越紧密,在政治文化方面也相互影响,地球村形成,一个真正的全球化时代到来。而“国家安全观主要是由该国国力条件、本身的传统观念与所处政治经济环境的情势及其可能的变化所决定  相似文献   
56.
《政法学刊》2018,(3):76-82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之根本,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保障。侮辱国歌的行为,不仅危害社会公共秩序,还危及国家主权和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安全主导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凝聚民族力量,与政治安全关系逐渐紧密。非传统安全因素逐渐取代传统安全因素威胁国家安全,在此背景下,为满足当前国家安全需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刑法修正案(十)》增设侮辱国歌罪,既惩治了侮辱国歌的犯罪行为,又维护了国歌奏唱、使用的严肃性和国家尊严。在填补刑法空白的基础上,有效地与《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衔接,确保了民族的优良爱国文化传承,保障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57.
正确认识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逻辑关系与体系结构,是新时代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开展国家安全工作的重要思想基础。西方政治思想中“社会产生国家”与“国家决定社会”两种较为主流的理论观点,都明确了国家对社会秩序和个人权利的保障作用。马克思主义则从社会决定国家出发,强调国家维护安全的外部职能与社会管理的内部职能,确立了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理论分析框架。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呈现嵌入性、同构性与层次性的特征。新中国成立以后巩固新生社会主义政权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后突出强调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为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服务;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国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统筹发展与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应当遵循国家安全中央事权与社会稳定地方事权的治理事权逻辑,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二分治理结构下国家、政府、社会治理层级逻辑,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法治逻辑,国家安全风险与社会稳定风险的风险治理逻辑,以更好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8.
在后冷战时代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形成了关于国际安全合作的新安全观,即抛弃冷战思维,进行真正的以缓解安全困境为目的安全合作.安全合作必然涉及到行为体的意图和认知因素,防御现实主义通过研究发现了可以通过合作避免不必要冲突的可能空间.但是在高风险的安全领域,使合作可能变为现实则需要特定的互动模式,在中国新安全观所指导下的安全对话可能是一种可行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9.
新形势下的中国国家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传统安全威胁是21世纪国家安全的主要战略对手,人民安全的凸现是当今世界安全的根本特征。中国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主要是兼具中国古代邪教、会党、民族分离主义,以及国际现代恐怖主义基本特征的内生性民间反政府势力,中国的人民安全将面临更大挑战,中国的战略重点将长期在国内。鉴此,结合当今世界安全的新形势,作者论证了树立人民安全观,以及制定和构建相应的国家安全战略、体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60.
新形势下国家安全观的内容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安全观是对国家安全问题所持有的看法、态度和观点,它随着国家发展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内涵。新世纪以来,安全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国家安全观的内涵也日益丰富并呈现出新特点: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但并没有取代传统安全问题;国家的外部安全依然重要,而国内安全更为重要;人的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最终目的,而国家安全是人的安全的前提;没有发展就没有安全,但单纯的经济发展并非必然带来安全。新形势下的国家安全观应是全方位的系统安全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