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284篇
  免费   1223篇
  国内免费   585篇
各国政治   2835篇
工人农民   2665篇
世界政治   817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205篇
法律   32059篇
中国共产党   76368篇
中国政治   100676篇
政治理论   19546篇
综合类   28568篇
  2024年   181篇
  2023年   1897篇
  2022年   1943篇
  2021年   2762篇
  2020年   3325篇
  2019年   1783篇
  2018年   1046篇
  2017年   1638篇
  2016年   3329篇
  2015年   5442篇
  2014年   19095篇
  2013年   21292篇
  2012年   25448篇
  2011年   24943篇
  2010年   22772篇
  2009年   22793篇
  2008年   23585篇
  2007年   15653篇
  2006年   15639篇
  2005年   13301篇
  2004年   9584篇
  2003年   11420篇
  2002年   12443篇
  2001年   9692篇
  2000年   8181篇
  1999年   876篇
  1998年   598篇
  1997年   372篇
  1996年   262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法治是全球治理在国际法规、制度层面的重要方法和路径,推动国际法治建设对完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的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国际法治建设的新理念,致力于为不断解决全球性问题、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理论层面,中国主张强调以《联合国宪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公认的国际法规为准则,倡导创设民主、科学、公正的国际良法,统筹推动国内法治与国际法治、国际硬法与国际软法的共同发展,为实现全球良法善治提供方向指引。在实践层面,中国不断提升推进国际法治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不仅在国际立法方面,而且在解决国际争端、国际人权保护和共建“一带一路”等领域都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推动了国际法治体系的完善和法治合作机制的创新,成为国际法治建设和全球治理变革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习近平关于国际法治立场观点的提出,构成国际法治建设中国方案的主要内容,其对于中国提升解决国际问题和维护国家利益的能力、促进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的民主化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北京观察》2022,(12):51-53
五年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得益于市政协党组的领导,得益于各位委员和工作顾问的大力支持和勤勉履职。回顾五年工作,我们深切感受到,要切实提高站位,切实找准定位,切实立足本位。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举国关注、举世瞩目,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了。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十个方面宝贵历史经验,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  相似文献   
4.
李峻 《前线》2022,(1):23-25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出进一步概括,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和理论升华的重大成果。从整体上把握"十个明确"表述上的重大变化、布局排序上的重要调整,深刻领会其所彰显的党的理论守正与创新、连续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助力广大党员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与精髓。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走出了一条体制内开启现代化和创建新制度重启现代化的道路。中国共产党通过革命建立新中国,为现代化发展创造了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民众要求,在现代化目标诉求中从以解决民众温饱为主题的经济指标向以小康为主题的综合指标迈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重新厘定了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和推进路径,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根据历史经验,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也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必然要遵循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这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北京观察》2022,(12):27-29
市政协学习委员会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二十大和中共中央历次全会精神,以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在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增进委员思想共识,提升委员履职能力方面做出了应有贡献。在市政协常委会和主席会议领导下,学习委员会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二十大和中共中央历次全会精神。  相似文献   
7.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内容。要正确理解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需要认识到,共同富裕是“普惠性”与“差异性”的统一,既要杜绝平均主义,又要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同富裕是“全面性”与“重点性”的统一,既突出发展生产力,又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的“全面富裕”;共同富裕是“稳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它的内容既有相对确定的历史含义,又要随着社会进步而发展;共同富裕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既要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又要坚持和平发展,不能以剥削压迫其他国家人民为代价。  相似文献   
8.
劳动正义是对劳动活动及其关系的正义性检阅,是共同富裕社会实现的必然要求和价值根基。劳动的前提正义、结果正义和过程正义论证了共同富裕社会的合理性、合法性和科学性。共同富裕社会思想在马克思劳动正义理论的浸润下,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实践守正出新,系统回答了百年来党领导中国如何保障社会公平公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问题。新时代,共同富裕社会的实现更应坚持勤劳创新致富、优化生产关系的前提逻辑,落实维护劳动尊严、实现体面劳动的过程逻辑,保障坚持共享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的结果逻辑。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齐心协力奋进新时代创造新伟业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决议》鲜明贯穿党的初心使命主线,科学总结党坚持自我革命的宝贵经验,深刻阐述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战略思想,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高度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